一春雨脉发清泉,何以平畴旱欲然。
太守自惭无善政,铃斋朝夕谩祈天。
一春雨脉发清泉,何以平畴旱欲然。
太守自惭无善政,铃斋朝夕谩祈天。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一场及时的雨水滋润了田野,原本干旱的土地焕发生机。然而,诗人陈宓却自责作为太守未能施行良好的政令,只能在官署中早晚空自祈祷上天降雨。诗中流露出对自身政绩的反思和对改善民生的期待,体现了古代官员的责任感和对天人关系的微妙处理。
杏脸霞蒸,桃腮酒晕,春满林园西北。
静倚高楼,晴旭照人如拭。
才褪却、几阵轻寒,便妆就、万般春色。
最堪怜、阁雨飞烟,好风搅得浑无力。
溶溶南浦绿满,知是年时别处,行踪空觅。
燕雁初归,那识近来消息。
织愁纹、柳线莺梭,遮望眼、乱山斜日。
羡飞云、此去长安,片时能见得。
最凄迷。是小亭疏雨,岑寂送春归。
香径残红,芳池暗绿,眼底离恨菲菲。
更一片、江城新草,待东风、吹到天涯。
闲煞南楼,湘帘卷处,燕子来时。
别怨经年未遣,奈支离病骨,还又依依。
万叠银笺,千行锦字,旧来怀抱都非。
算几度、花时来往,忆西园、风影怕重题。
纵有垂杨百尺,难系愁思。
层峦叠嶂,怪秦人海上,驱之而走。
幻成小有仇池穴,丘壑天生结构。
青蚀苔痕,白蒸云气,皱瘦真无偶。
瓦盆清供,论交惟尔还久。
却喜泼墨随形,拈毫写照,排立苍髯叟。
展卷芸窗相比并,便石也应点首。
化讶通神,漱思砺齿,珍重藏怀里。
癖逢米老,定教下拜求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