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脸霞蒸,桃腮酒晕,春满林园西北。
静倚高楼,晴旭照人如拭。
才褪却、几阵轻寒,便妆就、万般春色。
最堪怜、阁雨飞烟,好风搅得浑无力。
溶溶南浦绿满,知是年时别处,行踪空觅。
燕雁初归,那识近来消息。
织愁纹、柳线莺梭,遮望眼、乱山斜日。
羡飞云、此去长安,片时能见得。
杏脸霞蒸,桃腮酒晕,春满林园西北。
静倚高楼,晴旭照人如拭。
才褪却、几阵轻寒,便妆就、万般春色。
最堪怜、阁雨飞烟,好风搅得浑无力。
溶溶南浦绿满,知是年时别处,行踪空觅。
燕雁初归,那识近来消息。
织愁纹、柳线莺梭,遮望眼、乱山斜日。
羡飞云、此去长安,片时能见得。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杏脸霞蒸,桃腮酒晕"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花朵在朝阳下如女子脸颊般娇艳欲滴,仿佛被晨霞和酒晕染过。"春满林园西北"点明了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整个园林之中。
"静倚高楼,晴旭照人如拭",高楼之上,词人静静地欣赏着明媚的阳光,感觉如同擦拭过一般清新明亮。接下来,词人通过"才褪却、几阵轻寒,便妆就、万般春色",表达了春天迅速驱散寒冷,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最堪怜、阁雨飞烟,好风搅得浑无力",描绘了春雨过后,微风轻轻吹拂,使得烟雾缭绕,景色朦胧而迷人。"溶溶南浦绿满"则进一步渲染了江南水乡的春色,满眼翠绿,唤起离别之情。
"知是年时别处,行踪空觅"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远方人的思念。"燕雁初归,那识近来消息"借归雁不知人事变迁,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织愁纹、柳线莺梭,遮望眼、乱山斜日"运用细腻的比喻,描绘了眼前景色的凄迷,让人感到愁绪万千。
最后,词人羡慕飞云能够迅速飘向长安,希望能尽快传递消息,表达了对远方的期盼和对相聚的渴望。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词人的情感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