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二首·其一》
《读史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舜作九成乐,丹凤仪其宫。

周备既醉福,高冈始鸣桐。

区区汉宣帝,杂霸期群聋。

恽诛广汉族,一变高文风。

德教既不任,览辉理未通。

惟昔周道衰,麟出大野中。

尼父绝史笔,盖伤吾道穷。

汉治非虞周,凤来与麟同。

胡然颍川守,乃敢贪天功。

下义上赏奸,甚哉其相蒙。

(0)
注释
九成:古代音乐的等级,指最高级别的乐曲。
丹凤:神话中的瑞鸟,象征吉祥和皇权。
周备:周全完备的礼乐制度。
杂霸:试图与霸主抗衡。
麟:传说中的瑞兽,象征祥瑞和仁德之世。
尼父:孔子的尊称。
虞周:虞舜和周朝,代表理想的政治时代。
胡然:为什么,表示惊讶。
贪天功:窃取或妄图占有不属于自己的功劳。
奸:邪恶,这里指不正当的行为。
翻译
舜帝创作了九成之乐,凤凰在宫殿中展示华美仪态。
周朝的礼乐完备,人们沉浸在福泽中,高山上传来桐木的鸣响。
小小的汉宣帝,企图与霸主们比肩,却无人倾听。
恽诛杀了广大的汉族群体,改变了高尚的文化风气。
道德教化未能推行,对光辉的理解尚未透彻。
回想过去周朝衰落,麒麟出现在广阔的田野。
孔子停止了历史记录,因为感到我们的道路走到了尽头。
汉代的治理并非虞舜周朝那样,凤凰和麒麟的到来象征着相似的期待。
然而,颖川太守为何敢于窃取天子的功劳。
下级的忠诚与上级的奖赏被奸邪所混淆,这实在是过分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读史二首(其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评述,表达了对古代贤君圣明与道德教化的感慨。首句提到舜制作九成乐,象征着和谐盛世,丹凤作为吉祥之鸟,象征着宫廷的繁荣。接下来,诗中将汉宣帝与周朝的盛世相比,指出汉宣帝虽有霸业,但未能像周朝那样重视德教。

诗人批评汉宣帝未能充分发扬高尚的文风,暗示他的统治缺乏深度和长远考虑。接着,诗人引用周朝末期麒麟出现的典故,象征道德沦丧,孔子(尼父)对此深感悲痛,认为儒家之道陷入困境。诗人认为,虽然汉朝并非如虞舜、周武王时期般理想,但凤凰和麒麟的出现仍象征着某种程度的吉祥。

最后,诗人讽刺颍川守贪婪地将这些吉祥之事归功于自己,认为这是下级官员对上级赏赐的不当利用,这种行为严重背离了公正之道。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揭示了道德与政治的纠葛,以及对公正与德行的呼唤。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东山留别林良箴寓舍二首·其二

秋原千树叶初飞,夜火遥村听捣衣。

莫向他山倍惆怅,家林犹恐未堪归。

(0)

龙寺寒泉

灵源沁寒泉,乃在翠微顶。

中有修鳞蟠,白日烟雨暝。

山僧习止观,水客照孤影。

予亦洗心人,坐来白云冷。

(0)

过回中谒王母宫

水光山色晃帘栊,玉殿高居阿母宫。

青鸟未归空夜月,碧桃初绽又春风。

泠瀼不救相如渴,狡侩犹思曼倩工。

便欲寻仙还自笑,茂陵衰草夕阳中。

(0)

竹西草堂为曹汝器赋

新搆茆堂就竹西,渭川千亩共襟期。

清风扫榻秋来早,苍雪团阴月到迟。

插棘每遮东面笋,脱巾还挂北边枝。

寻君记得曾留宿,日出三竿尚不知。

(0)

寄刘士亨

一树樱桃鸟啄残,麦秋天气尚轻寒。

蚕登曲箔桑初尽,燕补新巢土未干。

囊里古方闲自检,镜中华发老羞看。

花时不共刘郎醉,辜负东家芍药阑。

(0)

田园乐四首·其三

清明处处飞雨,寒食家家禁烟。

满地桑阴独步,半窗花影高眠。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