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沁寒泉,乃在翠微顶。
中有修鳞蟠,白日烟雨暝。
山僧习止观,水客照孤影。
予亦洗心人,坐来白云冷。
灵源沁寒泉,乃在翠微顶。
中有修鳞蟠,白日烟雨暝。
山僧习止观,水客照孤影。
予亦洗心人,坐来白云冷。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龙寺寒泉》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首句“灵源沁寒泉”点出了诗的主题,暗示了泉水的清凉与神圣。接着,“乃在翠微顶”进一步强调了泉眼所在的位置——山顶的青翠之中,显得高洁而隐秘。
“中有修鳞蟠”运用了比喻,将泉水中的波纹比作盘旋的长龙,增添了神秘感。而“白日烟雨暝”则通过描绘烟雨迷蒙的白天,烘托出泉水周围环境的朦胧美,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山僧习止观,水客照孤影”两句,通过山中修行的僧人和独自欣赏泉景的游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予亦洗心人,坐来白云冷”表达了诗人自己也如同僧人般洗涤心灵,感受到坐于泉边时那份来自自然的清冷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寺寒泉的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净化心灵的向往。
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
乱难生有别,聚集病应瘳。
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
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