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金明候,清宵意豁然。
暑风犹袭燕,秋意已通蝉。
竹径不知夏,洼尊别有天。
吾曹能办此,不愧晋林贤。
伫立金明候,清宵意豁然。
暑风犹袭燕,秋意已通蝉。
竹径不知夏,洼尊别有天。
吾曹能办此,不愧晋林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纳凉》,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金明处静立时的感受。首句"伫立金明候",写出了诗人深夜在金明停留,等待着什么,可能是清凉的微风或是宁静的时刻。"清宵意豁然"则表达了诗人此时心境开阔,心情舒畅。
接下来两句"暑风犹袭燕,秋意已通蝉",通过暑风依然吹过和蝉鸣初现,暗示季节转换,夏末秋初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竹径不知夏"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凉,竹林小径似乎忘记了夏天的炎热,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洼尊别有天"中的"洼尊"可能是指低洼处的酒杯,诗人借酒杯所在的洼地,暗示了一个与世隔绝、别有洞天的小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之意。
最后两句"吾曹能办此,不愧晋林贤",诗人以自谦之语表达出自己能够享受这份清凉,不亚于古代贤人,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纳凉时的心境与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审美追求。
妙处东皇可得知,溶溶生意不停机。
雨寒日暴浑无赖,凭仗阳和为解围。
天生耆德,占断四时先。
春院落,锦山川。
万家灯市明朱紫,一庭花艳傍貂蝉。
妇承姑,翁抱息,子差肩。
匼匝是、文公开九帙。
陆续看、武公逾九十。
从九九,到千千。
海风谩送天鸡舞,蛰雷未唤壑龙眠。
且从他,歌缓缓,鼓咽咽。
阴阳互推移,气数有信屈。
涧松发贞姿,庭梅睟生色。
虽无桃李容,桓桓保终吉。
寒城眺晚牛羊下,翠荡涵秋鹳鹤飞。
风雨灯前话畴昔,应怀坡颍不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