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喻士文之柳州马田县丞》
《送喻士文之柳州马田县丞》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丹符佐邑龙城去,金阙曾为论治人。

解听萧韶知圣德,好将冠冕化文身。

公庭榕叶莺声巧,江水杨花鹢首新。

公退从容询往事,罗池碑刻涴苔痕。

(0)
注释
丹符:古代传达重要命令的符节。
龙城: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某重要的行政区域。
论治人:讨论和制定国家治理策略的人。
萧韶:古代宫廷雅乐,象征圣明之音。
圣德:圣人的美德或高尚品德。
文身:古代的一种刺青艺术,此处可能象征文化传承。
榕叶莺声:形容公堂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江水杨花:春天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
鹢首:古代船只前端装饰的鸟形雕刻。
公退:退朝后。
往事:过去的事件或历史。
罗池碑刻:可能指一处有历史记载的碑文。
涴苔痕:被青苔覆盖,暗示时间久远。
翻译
带着丹符离开龙城邑,他曾在此议论治国策。
能欣赏《萧韶》曲知他有美德,常愿以文身代替冕旒冠冕。
公堂上榕叶莺鸣声婉转,江边杨花装饰着鹢舟的新鲜。
退朝后从容询问往昔之事,罗池碑文已蒙上岁月的青苔痕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送喻士文之柳州马田县丞》描绘了友人喻士文离京赴任的情景。首句“丹符佐邑龙城去”,以象征权力的丹书符节,点出喻士文前往偏远的柳州任职,龙城暗指其目的地的威严与遥远。次句“金阙曾为论治人”回忆他在京城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参与政事的经历,显示出他的才能和过往。

第三句“解听萧韶知圣德”,通过赞美他能理解音乐《萧韶》,暗示他有高尚的德行和艺术修养,表明对他的敬仰。第四句“好将冠冕化文身”,则期望他能以文人风范影响当地,如同脱下官袍,以学问和智慧治理地方。

第五、六句“公庭榕叶莺声巧,江水杨花鹢首新”,通过描绘公堂前榕树绿叶间莺啼的生动画面和江边杨花随流水的新鲜景象,烘托出马田县丞任所的自然之美,也寄寓着对友人的祝福。

最后一句“公退从容询往事,罗池碑刻涴苔痕”,在友人闲暇时询问历史,体现了他对文化的尊重和对过去的反思,同时“罗池碑刻涴苔痕”则以历史遗迹的沧桑,寓意着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仕途的深沉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美了喻士文的才德,又寄托了对他的期待和对离别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戏赠

小语恰相宜,芳兰笑一枝。

眷风浸水骨,秋月冷蛾眉。

脸热微沾粉,唇甜□带脂。

可堪垂柳外,初试别离时。

(0)

述古·其十

曾参不杀人,慈母终下机。

无兄云盗嫂,世事皆可疑。

因识秋胡妇,却金惭所之。

冶容既若诲,何以规男儿。

皎洁美罗敷,曾来使君思。

罗敷但采桑,使君岂无妻。

君子防未然,淑慎各自持。

(0)

述古·其八

翔鸟无定栖,飞龙无亢鳞。

韩信在淮阴,饥饿不谋身。

进食岂望报,斯言良有神。

区区王齐楚,兔死狗亦烹。

孰与从赤松,辟谷留主恩。

千秋漂母祠,堪与黄石邻。

(0)

包井冰清

一脉源流几穴成,使君深泽遍端城。

霜凝碧甃银床净,日照寒泓玉鉴清。

光映冰壶侵座彻,气淩梧叶藉阶平。

繇来一砚清操励,遂使甘泉有令名。

(0)

懊侬歌·其一

非关故相弃,只是侬命乖。

安得如月色,随处堕君怀。

(0)

题小景二首·其一

溪定咽复流,山空翠犹碧。

横琴抱未弹,幽意不可得。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