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闻石湖,谓是千载人。
去年此何缘,乃获身造门。
公盖廊庙贵,我乃裋褐贫。
既以宾客见,复叨尊俎陈。
谈间必文字,愧我非比论。
虽知愧公厚,猥诵终惭新。
别来才一书,无使无由频。
河内闻发粟,原思阙周邻。
江东且云然,湖外将何因。
再拜谢洪乔,浮沉问水滨。
平生闻石湖,谓是千载人。
去年此何缘,乃获身造门。
公盖廊庙贵,我乃裋褐贫。
既以宾客见,复叨尊俎陈。
谈间必文字,愧我非比论。
虽知愧公厚,猥诵终惭新。
别来才一书,无使无由频。
河内闻发粟,原思阙周邻。
江东且云然,湖外将何因。
再拜谢洪乔,浮沉问水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寄给范建康的一首赠答诗。诗中表达了对范建康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谦逊。诗人初次拜访范建康,感受到对方的高贵和学识,自谦为贫穷之士,但得以以宾客身份受款待,深感荣幸。他们谈论的内容主要是文学,诗人自感才疏学浅,难以与范建康相提并论,对此心存愧疚。告别后仅有一封信往来,诗人恳求不要因为距离遥远而减少联系。他还提及了河内发放粮食的善举,以及江东地区的相似情况,暗示范建康的影响力可能超越地域。最后,诗人向范建康致以再拜,并询问自己的消息能否如洪乔一般顺利传达至水滨。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文化的尊重。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
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
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
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
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
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
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
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
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增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