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禅阁傍山隈,万木阴森石径回。
十里已从云外上,千山初向望中开。
松房钟静无人到,石鼎茶香有鹤来。
我欲留诗诗不就,弥明原是此中才。
南台禅阁傍山隈,万木阴森石径回。
十里已从云外上,千山初向望中开。
松房钟静无人到,石鼎茶香有鹤来。
我欲留诗诗不就,弥明原是此中才。
这首诗描绘了南台禅阁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联“南台禅阁傍山隈,万木阴森石径回”以“南台禅阁”为中心,描绘出其依山而建,周围万木环绕,石径蜿蜒曲折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颔联“十里已从云外上,千山初向望中开”进一步扩展视野,通过“十里”和“千山”的对比,展现了从低处仰视时,云雾之上群山逐渐显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颈联“松房钟静无人到,石鼎茶香有鹤来”则将视角聚焦于禅阁内部,通过“松房钟静”和“石鼎茶香”描绘出一种清幽雅致的生活场景,同时“有鹤来”这一细节增添了神秘与和谐的气氛,暗示了禅宗修行中的静谧与超然。
尾联“我欲留诗诗不就,弥明原是此中才”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下诗歌记录这番美景的愿望,但最终未能如愿,转而感慨“弥明原是此中才”,即认为真正能理解并表达此处美景之妙的,或许正是那些深谙禅理、心怀宁静之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去夏予回首,言乃重行行。
今春游派澨,访子犹武城。
暂别年逾半,同归月未盈。
复道中寒食,弥留旷不平。
道术既为务,欢悰苦未并。
及尔沈痾愈,值兹秋序明。
石碛沿江静,沙流绕岸清。
川平看鸟远,水浅见鱼惊。
逝将穷履历,方欲恣逢迎。
何言聚易散,乡棹尔孤征。
我本倦游客,心念似悬旌。
闻离常屑涕,是别尽凄清。
况此忘怀地,相爱犹弟兄。
脉脉留南浦,悠悠返上京。
欲镊星星鬓,因君示友生。
四时煎日夜,玉露催紫荣。
始怀未及叹,春意秋方惊。
凉草散萤色,衰树敛蝉声。
凭景魂且谧,卧堂怨巳生。
承君客江潭,先愁鸿雁鸣。
吴山饶离袂,楚水多别情。
金坚碧不灭,桂华兰有英。
无辍代上朝,岂惜镜中明。
但见一叶落,哀恨方未平。
肃舲出郊际,徙乐逗江阴。
翠山方蔼蔼,青浦正沈沈。
凉叶照沙屿,秋荣冒水浔。
风散松架险,云郁石道深。
静默镜绵野,四睇乱层岑。
气清知雁引,露华识猿音。
云装信解黻,烟驾可辞金。
始整丹泉术,终觌紫芳心。
行光自容裔,无使弱思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