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园涉成趣,杂花当径侵。
俗尘不到处,树色入庭深。
好鸟鸣清昼,澄澜净素心。
劳师三日客,难得是知音。
荒园涉成趣,杂花当径侵。
俗尘不到处,树色入庭深。
好鸟鸣清昼,澄澜净素心。
劳师三日客,难得是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通过“荒园涉成趣,杂花当径侵”两句,展现了漫步于荒芜之地却意外发现的趣味与生机,杂花沿着小径悄悄侵入,为荒园增添了几分生气。接着,“俗尘不到处,树色入庭深”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嚣,树影深邃,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世俗纷扰的世界。
“好鸟鸣清昼,澄澜净素心”两句,以鸟鸣和清澈的湖面象征内心的平静与纯净,鸟儿在明亮的白天欢快地歌唱,湖水如镜般清澈,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最后,“劳师三日客,难得是知音”表达了对丹霞圆音和尚来访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道出了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遇到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是多么难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自然和谐以及真挚友谊的向往与追求。
王君隐居临漆浦,物雅风淳真乐土。
杖履时来看故人,沧浪日听歌渔父。
尽力耕桑事衣食,饱阅诗书验今古。
老夫平日荷知己,放棹频过竹梅所。
琴樽动辄数日留,忘却人间有官府。
忆昨别君沧浪边,东西魂梦劳相牵。
时驰岁去已堪惜,物在人亡犹可怜。
贤郎孝友出天性,对此遗泽号苍天。
点随泪落树梢雨,声助呜咽山中泉。
我今看画题一篇,含愁阁笔增悽然。
无繇得与同游赏,鹤归华表知何年。
先生雅志乐田野,结屋东皋事耕稼。
不比当年捷径人,暂托终南待高价。
不忧丞相嗔,不遭官长骂。
不骑马旁人门,不低头出胯下。
白梅翠竹绕屋栽,岁晚吟观乐清暇。
粗衣粝食饱暖休,容膝茅茨只三架。
窗前书卷圣贤心,林下渔樵今古话。
一出一处听自然,一死一生随造化。
从今寄语郭景纯,莫为颜含占易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