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炬松明肆并吞,残灰枯骨泣婵媛。
藁砧已绝刀头望,铁钏空归梦里魂。
月暗孤城香草瘗,星回千载怨云屯。
当年誓死英灵在,祠宇空山叫夜猿。
一炬松明肆并吞,残灰枯骨泣婵媛。
藁砧已绝刀头望,铁钏空归梦里魂。
月暗孤城香草瘗,星回千载怨云屯。
当年誓死英灵在,祠宇空山叫夜猿。
这首诗描绘了慈善妃庙内凄凉哀婉的氛围,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悲惨命运与深沉的情感。首句“一炬松明肆并吞,残灰枯骨泣婵媛”以“一炬”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火灾的场景,松明燃烧殆尽,留下的是残灰与枯骨,暗示了悲剧的发生。接着,“残灰枯骨泣婵媛”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残存的灰烬和枯骨仿佛在哭泣,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藁砧已绝刀头望,铁钏空归梦里魂”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藁砧,古代指磨刀石,这里比喻被斩首的亡魂;“刀头望”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无奈与绝望;“铁钏空归梦里魂”,则暗示了亡魂只能在梦中寻找归宿,表达了对亡者无法实现生前愿望的同情。
“月暗孤城香草瘗,星回千载怨云屯”两句,运用了暗淡的月光、孤寂的城郭、香草的埋葬以及星辰的轮回,营造了一种幽静而悲伤的环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无尽哀思。
最后,“当年誓死英灵在,祠宇空山叫夜猿”两句,以“英灵在”强调了死者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祠宇空山的景象与夜猿的叫声,既是对死者灵魂的呼唤,也是对历史记忆的深深怀念。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历史无情的深刻反思,以及对逝者永恒精神的崇敬之情。
冰蚕吐丝青唾茸,天孙转机声隆隆。
帝家初裁新样月,苍然正色摩寒宫。
一朝飞随烈士手,九关自此无刚风。
乘鸾女与蒲葵翁,痴翁騃女谁为容。
吴刚斧头红玉篆,并州剪刀快如箭。
化工持此天然巧,古璧团团照君面。
长安四时生曲尘,马头摇曳春风转。
君不见醉李白,穷杜甫,当时西游乘蹇驴。
太清献赋动旒冕,脱靴笑视将军奴。
奇哉二子真坦率,朝暮贳酒黄公垆。
游盖飘云手遮日,未省有扇如清夫。
清夫扇子仅盈尺,买断清风归啸庐。
何物元规敢相污,醉中祗恐李杜呼。
我当吮笔和墨唤起文与可,把君画入李白杜甫图。
我友蓬蒿士,却扫谢四邻。
内无三尺童,外无双蒲轮。
岂非骐骥姿,执辔难其人。
无衣可御冬,忍寒待阳春。
仰云发永叹,夜作寒螀呻。
奓户劝之起,怀宝善自珍。
秋月耿清夜,秋风捲曾云。
佳哉为谁欤,定为我与君。
莫嫌酒味薄,聊复相欢欣。
始贺火流西,还嗟斗斜闰。
馀暑犹强颜,新凉颇难进。
燥刚渴欲坼,焦卷秃如烬。
炎官扶日毂,辉赫不停运。
登临有高台,勇往得三俊。
仍将王郎子,飞步凌劫仞。
风从噫气来,云作坏山阵。
乡如垂头鱼,忽已蛰虫振。
空明晚逾清,更要孤月印。
书生乃易与,俛仰更喜愠。
凭阑天为高,举酒山欲近。
奇书铁钩锁,丽句锦窠晕。
兹游我辈独,难挽软红轫。
君看笼中鸟,宁识咸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