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信过张掖,征衣寄陇西。
夜乌惊妾梦,底事傍窗啼。
远信过张掖,征衣寄陇西。
夜乌惊妾梦,底事傍窗啼。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征妇怨二首》中的第一首,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思念丈夫的女子的内心世界。
首句“远信过张掖”,开篇即点明了女子所处的地理环境与情感背景。张掖,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意味着女子的丈夫可能正远行于此地,而她则独守家中,等待着远方的音讯。这一句不仅勾勒出空间的距离,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等待的煎熬。
次句“征衣寄陇西”,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征衣,指的是为远行者准备的衣物,这里既包含了对丈夫的牵挂,也暗含了对丈夫安全的担忧。将衣物寄往陇西,既是对丈夫的关怀,也是对未知未来的忧虑,体现了女子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活动。
后两句“夜乌惊妾梦,底事傍窗啼”,则是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女子内心的波动。夜乌的啼叫,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仿佛在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故事。对于女子而言,这不仅是外界声音的干扰,更是内心情感的外化。她梦见了丈夫,却被夜乌的啼声惊醒,梦中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情感的波澜在心中激荡。底事,即为何事,这里表达了女子对梦境被打破的不解与失落,以及对丈夫深切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征妇在等待与思念中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挂念。欧大任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与日常生活细节,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与哀愁。
维舟清溪泊,徐步石门瞻。
窾屈借岩洞,空□□□纤。□飞下习□,响。
素衣丹壑寄生涯,相近衡茅共几家。
卧听松音临水石,坐看山色老烟霞。
林中有鹤窥来客,岩畔无人见落花。
但把琴书消白昼,不须炉里炼丹砂。
成都有一张道者,五十年来住村野。
祇将淡薄作家风,未省承迎相苟且。
南地禅宗尽偏参,西蜀丛林游已罢。
深知大藏是解粘,不把三乘定真假。
张道者,傍沙溪,居兰若,草作衣裳茅作舍。
活计生涯一物无,免被外人来借借。
寅斋午睡乐咍咍,檀越供须都不谢。
沿身不直五分铜,一句玄玄岂论价。
张道者,貌古神清不可画。
鹤性云情本自然,生死无心全不怕。
纵逢劫火未为灾,暗里龙蛇应叹讶。
张道者,不说禅,不答话,盖为人心难诱化。
尽奔名利谩驰驱,个个何曾有般若。
分明与说速休心,供家却道也烂也。
张道者,不聚徒,甚脱洒,不结远公白莲社。
心似秋潭月一轮,何用声名播天下。
《书妙圆塔院张道者屋壁》【唐·慈觉】成都有一张道者,五十年来住村野。祇将淡薄作家风,未省承迎相苟且。南地禅宗尽偏参,西蜀丛林游已罢。深知大藏是解粘,不把三乘定真假。张道者,傍沙溪,居兰若,草作衣裳茅作舍。活计生涯一物无,免被外人来借借。寅斋午睡乐咍咍,檀越供须都不谢。沿身不直五分铜,一句玄玄岂论价。张道者,貌古神清不可画。鹤性云情本自然,生死无心全不怕。纵逢劫火未为灾,暗里龙蛇应叹讶。张道者,不说禅,不答话,盖为人心难诱化。尽奔名利谩驰驱,个个何曾有般若。分明与说速休心,供家却道也烂也。张道者,不聚徒,甚脱洒,不结远公白莲社。心似秋潭月一轮,何用声名播天下。
https://shici.929r.com/shici/I4FXTHy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