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椷何处寄新诗,消息惟应海鹤知。
三洞丹经瞳炯炯,万峰黄帽鬓丝丝。
云浮飙室朝元地,月过天坛礼斗时。
为问青精何日至,山禽将献赤龙芝。
玉椷何处寄新诗,消息惟应海鹤知。
三洞丹经瞳炯炯,万峰黄帽鬓丝丝。
云浮飙室朝元地,月过天坛礼斗时。
为问青精何日至,山禽将献赤龙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次韵答丁戊山人武夷见寄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丁戊山人的深厚友情以及对道家修炼生活的向往。
首句“玉检何处寄新诗”,以“玉检”比喻珍贵的信件或诗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寄来的作品的珍视和期待。次句“消息惟应海鹤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暗示友人的消息只有海鹤能理解,隐含着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
接着,“三洞丹经瞳炯炯,万峰黄帽鬓丝丝”两句,通过描述道家修炼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向往。其中,“三洞丹经”指的是道教经典,而“万峰黄帽鬓丝丝”则描绘了一幅道人修行的景象,形象生动。
“云浮飙室朝元地,月过天坛礼斗时”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道家修炼的神秘氛围。诗人想象自己在云雾缭绕的山间修炼,朝拜神灵,月夜之下,对着天坛行礼,表达出对道家修炼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为问青精何日至,山禽将献赤龙芝”两句,以山禽献芝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青精(一种传说中的仙草)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早日得道成仙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家修炼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岁暮离家,天涯作客,依人亦自无聊。
河岸夜驻,踏冻访蓬茅。几个怜才青眼。
繁华境、不厌尘嚣。谁轻肯、寻幽慰寂,坐久烛花挑。
停留刚两日,西风乍起,催上兰桡。
拟烹茶静待,索句来朝。
报道谁人去也,征帆挂、望已苕苕。
灰清兴、一杯未饯,惆怅水云遥。
彩凤同骖,蓝桥践约,神仙雅解情痴。
双星才会,未必肯分离。
便是年年一度,也赢得、万古佳期。
银河畔、轻云一片,似曳美人衣。
金风偏著意,才侵扇影,不断荷丝。
想珊珊望久,渺渺来迟。
今夜深阁客馆,挑动了、多少相思。
萝阴暗、轻衫凉透,月落画阑西。
曲折雕廊,玲珑绮户,当年巧费安排。
珠帘卷处,燕子逐春来。
想见红围绿障,东风早、薰透兰阶。
香泥红软,寻芳拾翠,曾印缕金鞋。
名花犹出色,几枝锦绣,还傍谁开。
对湖山半榻,满径荒莱。
冷却歌茵舞席,空留得、月上平台。
无人到、遮窗疏柳,残夜影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