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芭蕉》
《芭蕉》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小雨昨宵听已歇,当檐清响又飔飔。

丹心在抱难舒展,碧袂临风易见知。

水气昼阴肥石藓,烟痕秋静逗花篱。

多情垂落为书用,却待何人解赠诗。

(0)
鉴赏

此诗《芭蕉》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对芭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情感寄托。

首联“小雨昨宵听已歇,当檐清响又飔飔”,描绘了雨后初晴,檐下清风拂过,带来阵阵轻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小雨”、“檐下”、“清响”等意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颔联“丹心在抱难舒展,碧袂临风易见知”,运用象征手法,将芭蕉叶比作“丹心”和“碧袂”,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表达,而面对自然时,情感则易于流露。这里不仅赞美了芭蕉叶的美丽,更借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自我情感难以言说的无奈。

颈联“水气昼阴肥石藓,烟痕秋静逗花篱”,进一步描绘了秋日景色,水气笼罩下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秋日的静谧中,烟雾轻轻触碰着花篱。这一联通过“水气”、“石藓”、“烟痕”、“花篱”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幽深的秋日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深邃。

尾联“多情垂落为书用,却待何人解赠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芭蕉之上,期待有人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份情感。这里的“多情垂落”既是对芭蕉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倾诉,而“却待何人解赠诗”则蕴含了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情感交流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芭蕉》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情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0)

东坡八首,并叙·其三

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

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0)

焚书坑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0)

郊居岁暮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0)

商山麻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0)

秋雨叹三首·其二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