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崇清陈侍郎五首·其三》
《挽崇清陈侍郎五首·其三》全文
宋 / 王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当轴开边衅,朝绅半诡随。

公方司献纳,言必及安危。

愿饰湟中备,毋轻马邑师。

当时虽枘凿,今日若蓍龟。

(0)
翻译
朝廷开启边疆纷争,官员们多迎合权势。
大臣负责进言献策,必定涉及国家安危。
希望加强湟中防备,切勿轻视马邑的军队。
那时虽然不合时宜,如今却如同占卜的龟甲和蓍草般重要。
注释
当轴:朝廷核心。
衅:争端。
诡随:迎合权势。
公方:大臣。
献纳:进言献策。
安危:国家安全。
饰:加强。
湟中备:湟中地区防御。
马邑师:马邑的军队。
枘凿:不合时宜,格格不入。
蓍龟:古代占卜工具,象征决策参考。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属于古体诗。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忠诚、公正官员的赞美。

“当轴开边衅”,这里的“轴”指的是古代用来记录事务的竹简,“开”则是开启或开始之意。结合下文,诗人是在回忆历史上某个重要时刻,当国家面临边疆危机的时候。

“朝绅半诡随”,“朝绅”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半诡随”则表达了一种态度,即这些官员在处理国事时并非全心全意,而是有所保留甚至有欺骗之行为。

“公方司献纳,言必及安危”,这里的“公方”可能是指公正无私的官员,“司献纳”则是提交报告或建议。诗人赞扬这些忠诚的官员,他们的话语总是关注国家的安危。

“愿饰湟中备,毋轻马邑师”,“愿饰”表达了希望和愿望,“湟中备”可能指的是准备好防御以应对边疆的威胁。后半句则是在强调不要轻视边境的军事力量(马邑师)。

最后两句“当时虽枘凿,今日若蓍龟”,通过古代占卜用具——蓍草和龟壳来比喻历史事件的严肃性。即使在过去,即便是细小的事,也如同占卜一样被严肃对待。而现在,却似乎已经不再重视这些了。

整首诗充满了对于国家大事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忠诚、公正官员的肯定,同时也隐含着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担忧。王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王迈

王迈
朝代:宋   字:实之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生辰:1184~1248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猜你喜欢

次仲舅韵寄拙庵·其一

涵秋古涧落珠旒,几欲相将作胜游。

芒屩未穿心已懒,不如莫莫且休休。

(0)

浣溪沙·其一醉木犀

一曲西风醉木犀。天香吹梦入瑶池。

钗横犹记未开枝。

花重嫩舒红笑脸,叶稀轻拂翠颦眉。

酒醒残月雁声迟。

(0)

灵隐冷泉

山涵水影两空明,水到山前百尺清。

洞里臞仙应一笑,抱琴时为写寒声。

(0)

送二僧之衡阳·其一

闽蜀同风果同风,袈裟拔出鞋袋中。

相逢古寺话俄顷,怪我称锤落深井。

不忧佛日居衡阳,不忧无人振颓纲。

却忧秋高霜月冷,铁牛夜度飞猿岭。

(0)

无规矩

赫日光中强作主,忽然霹雳声中死。

仰观不见太虚空,俯视分明无寸土。

跨瞎驴,追猛虎,百战场中有文武。

老来信手斫方圆,从教人笑无规矩。

(0)

颂古四十五首·其三十二

眼目高低鼻孔横,浅深轻重不多争。

蠓䗈虿上挨肩入,鸑鷟牙根借路行。

便把长河搅酥酪,敢将粟柄作禾茎。

后山未是潜身处,出没任佗乌兔更。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