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层层冠此山,雕轩朱槛一跻攀。
碑刊古篆龙蛇动,洞接诸天日月闲。
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
扫空双竹今何在,只恐投波去不还。
楼阁层层冠此山,雕轩朱槛一跻攀。
碑刊古篆龙蛇动,洞接诸天日月闲。
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
扫空双竹今何在,只恐投波去不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光庭的作品,名为《题本竹观》。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厚的情感。
“楼阁层层冠此山,雕轩朱槛一跻攀。”开篇两句通过对楼阁建筑的精致描述,展现了观亭之美丽与壮观。诗人用“冠”字形容楼阁之高峻,好像在为这座山加上华美的帽子,而“雕轩朱槛一跻攀”则描绘出登临时的层层叠加和艰难。
接下来的“碑刊古篆龙蛇动,洞接诸天日月闲。”通过对古碑上的龙蛇图案和洞穴连接天地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这座山不仅美丽,而且神秘而富有历史文化气息。
“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这里,诗人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帝子(即道士)的影堂充满了香气,而真人的丹涧则有着潺潺的流水声,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出一片神仙境界。
最后,“扫空双竹今何在,只恐投波去不还。”诗人追问起以前曾经看到的那两株清风徐来的竹子现在哪里去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逝去时光和美好景象不能再次得到的一种忧伤和惆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对于时光易逝、美好难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