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递鸿音过故城,悲秋烈士不胜情。
望穷云白生乡思,渴忆梅黄慰远征。
尘蔽碧天飙未扫,榻悬残月梦难成。
鲈肥却好君归去,千里如期倒屣迎。
风递鸿音过故城,悲秋烈士不胜情。
望穷云白生乡思,渴忆梅黄慰远征。
尘蔽碧天飙未扫,榻悬残月梦难成。
鲈肥却好君归去,千里如期倒屣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忠的作品,名为《复友人上官藻》。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和乡愁的情感丰富的古典诗歌。
开篇“风递鸿音过故城”,设定了诗人的情境:在秋天的微风中,听到远方传来的声音,穿越了已成为过去记忆的地方。这里的“故城”不仅指物理意义上的旧时居所,更蕴含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思念。
紧接着,“悲秋烈士不胜情”,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秋天英勇献身的人物无比的哀悼之情。这里的“烈士”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与秋天相连,激起诗人深沉的情感。
第三句“望穷云白生乡思”,描绘了诗人远眺茫茫云海,心中涌现出对故土的无限思念。这里的“穷云”形容的是遥远连绵不断的云层,而“乡思”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情感寄托。
第四句“渴忆梅黄慰远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黄色则常与皇帝或尊贵之物有关。在这里,“梅黄”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记忆,而“慰远征”则是在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中寻找安慰。
第五句“尘蔽碧天飙未扫,榻悬残月梦难成”,描绘了一幅诗人夜晚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画面。这里的“尘蔽碧天”可能是指被尘埃遮盖的窗户或天空,而“榻悬残月”则形容了屋内挂着的一轮明亮的月牙。在这样的夜晚,诗人的梦境也因思念而变得困难。
末两句“鲈肥却好君归去,千里如期倒屣迎”,表达了对朋友归来的欢喜。这里的“鲈肥”可能是指某种美食,而“却好君归去”则是在庆祝朋友平安归来。最后,“千里如期倒屣迎”形容了诗人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友人,不惜翻越重重障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成功地传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对英雄的哀悼,以及对朋友归来的喜悦。
古木重门掩,幽深秖欠溪。
此中真吏隐,何必更岩栖。
名姓镌幢记,经书逐库题。
字随飞蠹缺,阶与落星齐。
伴直僧谈静,侵霜蛩韵低。
粘尘贺草没,剥粉薛禽迷。
衰藓墙千堵,微阳菊半畦。
鼓残鸦去北,漏在月沈西。
每忆终南雪,几登云阁梯。
时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