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室浩烟雾,风柳怨寒蜩。
机杼夜声切,蕙兰芳意消。
美人湘水曲,桂楫洞庭遥。
常恐时光谢,蹉跎红艳凋。
秋室浩烟雾,风柳怨寒蜩。
机杼夜声切,蕙兰芳意消。
美人湘水曲,桂楫洞庭遥。
常恐时光谢,蹉跎红艳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寂静与忧愁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易逝的担忧。
“秋室浩烟雾”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季节背景。室内飘浮着浓重的烟雾,为秋天特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氛围。
紧接着,“风柳怨寒蜩”则通过对风中摇曳的柳枝和冷冽空气中的昆虫鸣叫,传达了一种秋日的萧瑟感,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不满。
“机杼夜声切”,描绘了夜晚里织布机的声音清晰而尖锐,这声音似乎也在诉说着诗人的忧虑和忙碌。它不仅是对环境的写实,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蕙兰芳意消”,则是一个转折点,通过蕙兰(一种香草)的香气消逝,暗示了一种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感。这里蕙兰象征着诗人的情感,或许是对某种美好的回忆和留恋。
“美人湘水曲”与“桂楫洞庭遥”,则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自然景观。湘江之滨的美丽风光,桂树和洞庭湖之间的遥远距离,都在诗中构建了一种空阔而又有些许神秘的境界。这一段落似乎是在说,即便是如此壮丽的自然,也难以填补诗人心中的孤寂。
最后,“常恐时光谢,蹉跎红艳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害怕时间迅速流逝,就像鲜花凋零一般。这不仅是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也是对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好难寻的一种深刻情感。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在艺术上的造诣,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一份超越时空的共鸣。
升堂憾未到彭宣,自分门墙始四年。
仅许春风依帐外,空留明月记生前。
才名各占千秋业,福慧偏成两地仙。
从此文章瞻泰斗,主持风雅独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