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晨兴散步·其三》
《晨兴散步·其三》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晚岁知非蘧伯玉,前身作脱戒师兄。

青山不灼利名火,白发能销忿欲兵。

境对虚空全体现,眼无拣择内心平。

晓窗醒寂关何事,到枕清钟一两声。

(0)
翻译
晚年方知蘧伯玉的悔悟,前世似曾是戒律严格的僧侣。
青山不燃名利之火,白发消解心中的愤怒与欲望。
面对空灵的环境,心灵展现真实本性,眼中无分别,内心平静。
清晨窗户边醒来,寂静中不知有何事,只听到枕边报时的钟声一两声。
注释
蘧伯玉: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以善于反省著称。
脱戒师兄:比喻过去的修行生活或曾经的戒律严格身份。
利名火:指追求名利的心火。
忿欲兵:形容因愤怒和欲望引发的冲突。
虚空:象征无边无际、超脱世俗的空间。
拣择:选择、区别对待。
晓窗:清晨的窗户,代指黎明时分。
清钟:寺庙中的钟声,象征宁静和提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晨兴散步(其三)》,诗人以晚年的自我反思开篇,将自己比作春秋时期蘧伯玉,寓意着对过去错误的认识和改正。他自称曾经像出家僧人般放下名利之心,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淡泊。接着,诗人通过青山与白发的意象,强调了岁月的流逝和心境的平静,暗示了经历世事后的超然与淡泊。

"青山不灼利名火",形象地描绘了青山的宁静,不为名利所动,如同熄灭了欲望的火焰;"白发能销忿欲兵",则以白发象征时光荏苒,消解了心中的愤恨与欲望。诗人身处空灵的环境,眼中无分别,内心平静如镜,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最后,诗人以清晨窗户透进的寂静和偶尔传来的钟声结束,表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暗示着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与超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感事

披发茧足行邅邅,有人流涕哀江南。

眼前所见皆馀子,大宙之乱何时戡。

(0)

听符文韬鼓琴集字以赠

房相青门会,高挥韵极悠。

安弦酬古调,留字异常俦。

况倚松风弄,如闻海水流。

素桐凭寿世,曲罢满庭秋。

(0)

寄怀方尔止白下即送其授经淮南

江头送客客心违,想到江头花正飞。

鸠性久怜吾道拙,鱼书近与故园稀。

人从白鹭洲前去,春向双龙桥上归。

满地风烟何日靖,望中行色泪沾衣。

(0)

夜坐寄友

万木含秋赖,虚堂卧独迟。

美人隔秋水,明月共相思。

作客竟何补,著书空尔为。

来朝理筇竹,好订白云期。

(0)

白莲二首·其二

玉箫声起晚凉天,仙袂翻翻宝界莲。

虢国淡描朝镜里,杨妃新浴液池边。

遥看几讶烟迷色,细认非关月伴妍。

相对素衣如斗艳,自明高洁绮窗前。

(0)

立秋前一日魏公蕴山招游昭阳湖赏荷六首·其一

百里湖光一鉴开,芙蕖望处锦成堆。

含情尚忆昭阳日,闲倚东风不忍回。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