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重门掩,幽深秖欠溪。
此中真吏隐,何必更岩栖。
名姓镌幢记,经书逐库题。
字随飞蠹缺,阶与落星齐。
伴直僧谈静,侵霜蛩韵低。
粘尘贺草没,剥粉薛禽迷。
衰藓墙千堵,微阳菊半畦。
鼓残鸦去北,漏在月沈西。
每忆终南雪,几登云阁梯。
时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携。
古木重门掩,幽深秖欠溪。
此中真吏隐,何必更岩栖。
名姓镌幢记,经书逐库题。
字随飞蠹缺,阶与落星齐。
伴直僧谈静,侵霜蛩韵低。
粘尘贺草没,剥粉薛禽迷。
衰藓墙千堵,微阳菊半畦。
鼓残鸦去北,漏在月沈西。
每忆终南雪,几登云阁梯。
时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开篇“古木重门掩,幽深秖欠溪”写出了一个被茂密树林所包围的静谧环境,门重重地关闭,溪水潺潺,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诗人通过“此中真吏隐,何必更岩栖”表达了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没有必要去寻找更为偏远的山洞。随后的“名姓镌幢记,经书逐库题”则展示了学者藏书于家,潜心研究之情景。
接下来的“字随飞蠹缺,阶与落星齐”描绘了文字在纸上跳跃,如同星辰在夜空中散落,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紧接着“伴直僧谈静,侵霜蛩韵低”则是表现诗人与僧侣之间关于清净之道的交流,以及虫鸣声中的某种哲理。
“粘尘贺草没,剥粉薛禽迷”写出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而“衰藓墙千堵,微阳菊半畦”则描绘出庭院中植物生长的情况。后续“鼓残鸦去北,漏在月沈西”则是时间流逝和夜深人静的氛围。
“每忆终南雪,几登云阁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知识和精神境界追求的不懈努力。最后,“时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携”则是诗人在特定情感和环境下创作诗歌时的心境,表现出一种珍视每一次灵感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以及在这平静环境中的创作和思考。
何时有此谿,应便生幽木。
橡实养山禽,藤花蒙涧鹿。
不止产蒸薪,愿当歌棫朴。
君知天意无,以此安吾族。
羲皇有玄酒,滋味何太薄。
玉液是浇漓,金沙乃糟粕。
春从野鸟沽,昼仍闲猿酌。
我愿葬兹泉,醉魂似凫跃。
糟床带松节,酒腻肥如羜。
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
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
自此得公田,不过浑种黍。
野船渡樵客,来往平波中。
纵横清飙吹,旦暮归期同。
蘋光惹衣白,莲影涵薪红。
吾当请封尔,直作镜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