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其五》
《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其五》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因法相逢一笑开,俯看人世过飞埃。

湘南岭外休分别,圆寂光中共往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中运用了佛教的意象和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世事的超然态度。

“因法相逢一笑开”,诗人以“法”为媒介,与对方相遇,彼此相视而笑,展现出一种心灵上的契合与喜悦。这里的“法”不仅指佛法,也象征着共同的价值观或精神追求,使得两人能够跨越世俗的界限,心灵相通。

“俯看人世过飞埃”,诗人从高处俯瞰人间,将尘世的纷扰比作飘散的尘埃,暗示了对世间繁华与烦恼的超脱态度。这种视角转换,让诗人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湘南岭外休分别”,湘南岭外,指的是远离尘嚣的地方,诗人在此呼吁人们在追求佛法的路上,不应过分执着于表面的差异与分别,而应以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一切,寻求内在的统一与和谐。

“圆寂光中共往来”,圆寂,佛教术语,指涅槃,即生命的最终归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与光明同在的境界。在佛法的引领下,无论是在世还是离世,都能与光明共存,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和对佛法的坚定信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既富有禅意又充满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刷马歌

天马之来大宛国,汉帝心驰渥洼域。

贰师兵甲费如山,毛骨权奇不多得。

世祖开基肇太平,昔日大宛俱拱北。

如云之马西北来,飞控惊尘遍南陌。

豢养年深生息蕃,即今诏刷无遗迹。

青丝络头千万辈,戢戢骈头死槽枥。

一程瘏毒一程愁,比到燕山肥者瘠。

吾观天厩十二闲,五花成队春斑斑。

监官喂养盛刍豆,年年骑去居庸关。

圣朝谁信多盗贼,却虑骑气藏凶奸。

驽骀尽从天上去,骅骝岂得留人间。

汉人南人窘徒步,道路相从俱厚颜。

我今已是倦游者,东家蹇驴何必借。

布袜青鞋取次行,正喜不遭官长骂。

乡里健儿弓弩手,诏许征鞍常稳跨。

岭南烽火乱者谁?何事至今犹梗化。

君不见汉文皇帝承平时,千里之马将安之。

又不见项王一骑乌江渡,到头不识阴陵路。

(0)

某与胡伯友书问疏阔稍久因楚石藏主待谒翘仰高谊赋寄此诗

乔木千章万壑秋,使君清兴在危楼。

星沈夜水神鱼化,霜落寒汀宿雁留。

红袖乌丝酣楚客,画屏银烛看吴钩。

不知肯著枯藤杖,采采芙蓉涉远洲。

(0)

韩干马

开元沙苑蒺藜秋,韩干新图总不收。

天厩真龙奇骨在,故知臣甫负骅骝。

(0)

画马二首·其二

虢国夫人学画眉,宫门催入许先驰。

春风十里闻芗泽,新赐金鞍不受骑。

(0)

玉堂读卷杂赋次韵·其二

千花覆槛柳垂丝,昼刻传呼淑景迟。

圣主自观新进策,侍臣簪笔立多时。

(0)

次韵宋显甫

御沟雪融三月初,凫鹥鸿雁总来居。

蒲萄水绿可为酒,杨柳条青堪贯鱼。

迤逦天河起箕尾,滉瀁云海浮青涂。

舟前花落傍飞燕,堤上风来湿舞裾。

翠辇时留金騕袅,锦波不著玉芙蕖。

临流宋玉偏能赋,莫待东都客问予。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