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岭开闽服,重关限楚氛。
星随分野异,地渐燠凉分。
人语听难辨,山名得未闻。
所嗟南逝水,不似北归云。
峻岭开闽服,重关限楚氛。
星随分野异,地渐燠凉分。
人语听难辨,山名得未闻。
所嗟南逝水,不似北归云。
这首诗描绘了分水关的壮丽景色与独特的地理特征,以及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
首联“峻岭开闽服,重关限楚氛”,以“峻岭”和“重关”描绘出分水关险峻的地形,仿佛是连接福建与楚地的屏障,暗示了此地的重要性。同时,“闽服”和“楚氛”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差异。
颔联“星随分野异,地渐燠凉分”,通过星空的变化来反映地理环境的差异,暗示了分水关作为地理分界线的独特地位。这里的“燠凉分”不仅指温度的变化,也隐喻着不同区域文化、风俗的差异。
颈联“人语听难辨,山名得未闻”,描绘了在分水关这个偏远之地,语言交流的困难和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地理位置独特性和与外界的隔绝感。
尾联“所嗟南逝水,不似北归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南逝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而北归的云则寓意着回归与希望。这一对比,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旅程中变化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分水关地理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意境美和哲理性。
白练铢衣翠袂斜,洗妆不著脸边霞。
天寒日暮倚修竹,初见仙人萼绿华。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
爱君五十著綵服,儿啼却得偿当年。
烹龙为炙玉为酒,鹤发初生千万寿。
金花诏书锦作囊,白藤肩舆帘蹙绣。
感君离合我酸辛,此事今无古或闻。
长陵朅来见大姊,仲孺岂意逢将军。
开皇苦桃空记面,建中天子终不见。
西河郡守谁复讥,颍谷封人羞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