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舣棹濒江侧,汀草蘋花间红碧。
无声画里更斜阳,匹练光中正秋色。
云间落帆系高树,烟外牧牛横短策。
黄昏渔火乱前村,犹有孤吟未归客。
晚来舣棹濒江侧,汀草蘋花间红碧。
无声画里更斜阳,匹练光中正秋色。
云间落帆系高树,烟外牧牛横短策。
黄昏渔火乱前村,犹有孤吟未归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江景图。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晚来舣棹濒江侧,汀草蘋花间红碧。" 这两句勾勒出一副宁静的江边风光,诗人坐在舣旁(一种小船),江水清澈,可以看到水中的蘋花和岸上的蘆葆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红色与碧绿色的对比美。
"无声画里更斜阳,匹练光中正秋色。" 这两句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没有声音的自然界宛如一幅画卷,太阳倾斜照耀在天空中,阳光穿过云层,如同白绢一般,将秋天特有的清爽气息铺展开来。
"云间落帆系高树,烟外牧牛横短策。"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帆船在云端落下,似乎被高大的树木所系,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而牧牛者则在烟雾缭绕中,以短矛(短策)驱赶着牛群,显示出一种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
"黄昏渔火乱前村,犹有孤吟未归客。" 最后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江边渔火点点,但诗人心中却仍旧保留着一份对远方的牵挂,那些还没有归来的旅人,他们的心中可能还有未完成的歌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圣经贤傅紧关津,骚客诗家妙斧斤。
摠被先生漏消息,不令後辈隔知闻。
都城一日纸增价,天下几人贫似君。
不要绨袍却归去,平生笑杀送穷文。
谁道村郊野味侵,柴扉竹榻草花清。
行行且止成佳梦,不减崔张惊梦身。
清旷楼中夕眺间,落晖残雨两生寒。
楼中占尽南山了,更占西湖与北山。
居人晏犹眠,行子夕未宿。
此心从何生,却道力不足。
谢家青山李家据,王家青山当家住。
上头新作读书堂,牙签玉轴古锦囊。
万夫攘臂侬掉臂,万事无味书有味。
时挑野菜煮一字,儿辈不须来染指。
湖水吞天去,湖风送浪还。
银山何处是,青底是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