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其一》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0)
注释
吾:我。
羁旅:漂泊。
幼子:小儿子。
真:确实。
眉角:眉眼。
似:像。
期:预料。
观:看。
书史:书籍和历史。
梨栗:不当之物。
识:知道。
耻:羞耻。
鲜欢:少有欢乐。
赖:依赖。
一笑喜:一丝笑容的喜悦。
夺去:被夺走。
恶业:不幸之事。
累:连累。
衣薪:衣食。
俗:世俗。
变灭:变化消失。
怀抱:内心。
空:空虚。
泻水:如水般涌出。
翻译
我已四十九岁,流离失散了幼子。
这幼子真是我的骨肉,眉眼间已初具我之模样。
未曾料想,他喜爱的是读书写字,翩翩起舞追逐知识。
他摇头拒绝不当之物,似乎懂得羞耻之心。
我年迈常常少有欢笑,全靠他的笑容给我带来喜悦。
突然间他被夺走,这恶运是我连累了你。
世俗的衣食怎能避免尘世纷扰,一切转瞬即逝。
如今归来,心中空落,老泪如泉水般涌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爱子深切的哀痛和怀念之情。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开篇便点明诗人的年龄和遭遇丧子的不幸。"羁旅"指的是客居他乡,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外地工作时遭受的个人悲痛。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这两句描绘了幼子的模样,“眉角生”意味着孩子的眉型已经开始呈现,与成年人的相似,这里表现出了苏轼对孩子外貌细节的观察和记忆。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这里的“未期”指的是幼子尚未长大,“观所好”是说诗人希望能够看到孩子成长后的喜悦,“蹁跹逐书史”则表现出诗人对教育孩子的期待和愿望。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这两句通过孩子吃梨栗的情形,展现了孩子天真可爱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孩子未来可能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担忧。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年老和平淡的心态,只能通过回忆孩子的笑容来获取快乐。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这两句转折,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突然离世的悲痛和无奈,以及内心深处的自责和不解。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这里通过“衣薪”(指古代以木材为燃料)比喻生命易逝和无常,强调了人生的脆弱和世事的变化无常。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诗尾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失去爱子后的哀伤和孤独,以及无法抑制的悲痛之情。"老泪如泻水"形象地表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悲痛和无尽的泪水。

这首诗通过对丧子的描述,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哀伤,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在面对个人悲剧时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和强参军晚莺

每到年年二月时,迁乔常向最高枝。

春教绿绮调喉舌,天赐黄金作羽仪。

无限园林皆占便,几多蜂蝶竞相随。

除栖禁园宫花外,更得飞鸣近凤池。

(0)

留忠斋山茨

身何止不获,其背谁得窥。

心何存不测,其乡孰能知。

身心尚无迹,屋庐更何即。

变动元不居,问君欲奚适。

放之弥太虚,宇宙总我庐。

收之付野草,山茨敛吾居。

宇宙非穷大,山茨岂云细。

身心非以形,随寓靡有异。

此道淡不厌,淡中味何穷。

万物孰能动,真乐此室中。

或疑天下儒,久游蓬莱岛。

岂伊素草茅,但以盖茅好。

达者舍此谁,若将终身茨。

仁宅本同归,问舍非自私。

宇宙浩如许,藏用如谨独。

山固屹不移,茨敝当再覆。

覆可久自娱,庭草听自如。

茅茨或不剪,古圣兴不殊。

乐山见仁人,如茨看荣贵。

此屋虽似卑,谁识最高致。

(0)

雨后观新荷

中夜平旦尔,净把天宇洗。

此时气之清,隐映如有体。

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

外不隔毛发,内透彻心髓。

轻清孰为天,天也不离此。

因行过东湖,荷叶恰新美。

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

下承之浮萍,铺锦杂青紫。

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

欲辩已忘言,无声臭至矣。

(0)

和陈七峰七诗韵·其二

乾坤露端倪,宇宙几奇怪。

万化俱成章,一视靡有界。

即此为真文,于外本无待。

所愿学如何,岂不信兹在。

(0)

和陈七峰七诗韵·其四

上达何外暴,真乐非幽园。

凡有动于境,恐皆离乎天。

我自淡不厌,彼徒争相喧。

峰高果峻极,无论百千年。

(0)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其十四

亭若龙两翼,欲跃胜高空。

济人几千百,绪馀不言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