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爱子深切的哀痛和怀念之情。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开篇便点明诗人的年龄和遭遇丧子的不幸。"羁旅"指的是客居他乡,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外地工作时遭受的个人悲痛。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这两句描绘了幼子的模样,“眉角生”意味着孩子的眉型已经开始呈现,与成年人的相似,这里表现出了苏轼对孩子外貌细节的观察和记忆。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这里的“未期”指的是幼子尚未长大,“观所好”是说诗人希望能够看到孩子成长后的喜悦,“蹁跹逐书史”则表现出诗人对教育孩子的期待和愿望。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这两句通过孩子吃梨栗的情形,展现了孩子天真可爱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孩子未来可能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担忧。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年老和平淡的心态,只能通过回忆孩子的笑容来获取快乐。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这两句转折,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突然离世的悲痛和无奈,以及内心深处的自责和不解。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这里通过“衣薪”(指古代以木材为燃料)比喻生命易逝和无常,强调了人生的脆弱和世事的变化无常。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诗尾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失去爱子后的哀伤和孤独,以及无法抑制的悲痛之情。"老泪如泻水"形象地表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悲痛和无尽的泪水。
这首诗通过对丧子的描述,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哀伤,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在面对个人悲剧时的复杂情感。
身何止不获,其背谁得窥。
心何存不测,其乡孰能知。
身心尚无迹,屋庐更何即。
变动元不居,问君欲奚适。
放之弥太虚,宇宙总我庐。
收之付野草,山茨敛吾居。
宇宙非穷大,山茨岂云细。
身心非以形,随寓靡有异。
此道淡不厌,淡中味何穷。
万物孰能动,真乐此室中。
或疑天下儒,久游蓬莱岛。
岂伊素草茅,但以盖茅好。
达者舍此谁,若将终身茨。
仁宅本同归,问舍非自私。
宇宙浩如许,藏用如谨独。
山固屹不移,茨敝当再覆。
覆可久自娱,庭草听自如。
茅茨或不剪,古圣兴不殊。
乐山见仁人,如茨看荣贵。
此屋虽似卑,谁识最高致。
《留忠斋山茨》【宋·包恢】身何止不获,其背谁得窥。心何存不测,其乡孰能知。身心尚无迹,屋庐更何即。变动元不居,问君欲奚适。放之弥太虚,宇宙总我庐。收之付野草,山茨敛吾居。宇宙非穷大,山茨岂云细。身心非以形,随寓靡有异。此道淡不厌,淡中味何穷。万物孰能动,真乐此室中。或疑天下儒,久游蓬莱岛。岂伊素草茅,但以盖茅好。达者舍此谁,若将终身茨。仁宅本同归,问舍非自私。宇宙浩如许,藏用如谨独。山固屹不移,茨敝当再覆。覆可久自娱,庭草听自如。茅茨或不剪,古圣兴不殊。乐山见仁人,如茨看荣贵。此屋虽似卑,谁识最高致。
https://shici.929r.com/shici/JuK423UE.html
中夜平旦尔,净把天宇洗。
此时气之清,隐映如有体。
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
外不隔毛发,内透彻心髓。
轻清孰为天,天也不离此。
因行过东湖,荷叶恰新美。
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
下承之浮萍,铺锦杂青紫。
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
欲辩已忘言,无声臭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