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七峰七诗韵·其四》
《和陈七峰七诗韵·其四》全文
宋 / 包恢   形式: 古风

上达何外暴,真乐非幽园。

凡有动于境,恐皆离乎天。

我自淡不厌,彼徒争相喧。

峰高果峻极,无论百千年。

(0)
翻译
升腾到何等的外界暴烈,真正的快乐并非隐藏在幽深的园林。
任何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恐怕都偏离了自然之道。
我自内心平淡,不觉得厌倦,他们却只争朝夕地喧嚣。
山峰高耸,果实峻峭至极,不论经历了多少个世纪千年。
注释
上达:升腾。
何外:何等。
暴:暴烈。
真乐:真正的快乐。
非:不是。
幽园:幽深的园林。
凡有:任何。
动于境:对外界环境的反应。
恐:恐怕。
皆:都。
离乎天:偏离了自然之道。
我自:我内心。
淡:平淡。
不厌:不觉得厌倦。
彼徒:他们。
峰高:山峰高耸。
果峻极:果实峻峭至极。
无论:不论。
百千年:多少个世纪千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包恢的作品,名为《和陈七峰七诗韵(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的诗句。

“上达何外暴,真乐非幽园。”这里,“上达”意味着高尚的追求,“何外暴”则是说这种追求不在于世俗的功名富贵之中。而“真乐非幽园”表明了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深居简出、闭门造车的生活,而是在于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凡有动于境,恐皆离乎天。”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忧虑,即任何被外界所触动的情感或是行为,都可能导致人与自然、本真自我的疏离。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保持内心平静和纯净的重视。

“我自淡不厌,彼徒争相喧。”这里,“我自淡不厌”表明了诗人的个性,即他喜欢简单、清淡的生活方式,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改变自己。而“彼徒争相喧”则是对那些追求名利、争夺声色的世人的一种批评,认为他们只是一味地追逐和吵嚷,没有真正的内在修养。

“峰高果峻极,无论百千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峰高”、“果峻”形容的是山峰的高大和险峻,而“无论百千年”则表达了时间对这些自然景观的影响微乎其微,似乎它们能够超越时光的洗礼而永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对于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崇尚自然、高洁自我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包恢

包恢
朝代:宋   字:宏父   号:宏斋   籍贯: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   生辰:1182-1268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猜你喜欢

浣溪纱.舟次吴门

五十三桥未是长。水流不断似回肠。

弄风帆影过吴江。

玉枕啼痕犹昨日,翠楼人语已他乡。

真愁强笑费商量。

(0)

谒金门·其一

烟浪恶。花满海山楼阁。辽鹤无书云漠漠。

故宫春梦薄。莫惜舞人零落。长袖为君重著。

堕地鸾钗成密约。捧觞千日乐。

(0)

浣溪纱·其一

著酒芳心不自持。小云双枕带花移。

今年春早梦先知。

梅萼有情红到骨,柳条无恨翠舒眉。

水堂新月旧相期。

(0)

水龙吟

我怀栗里高风,醉来无复逃名地。

黄农宇宙,荒唐一梦,人閒何世。

八表同昏,孤云自远,茫茫天意。

叹沧江白发,酒醒甚处,空回首山河异。

直道伤心往事,百年中、眼看能几。

如何转烛,支离南北,馀生至此。

落木悲秋,残尊送腊,感时危涕。

念故山,薇老谁歌,采采向斜阳里。

(0)

蓦山溪

吟边灯火,梦熟城南路。

归骑每侵晨,月初沈,西山缺处。

残笺满袖,都是别君词,空愁语,休延伫,酒醒天涯去。

飘零到此,客枕高楼雨。

鹤唳似惊风,渺瓯蛮,瘴江战鼓。

扁舟不繫,一夜故园心,杯未举,愁先注,白发缘行缕。

(0)

北园池上联句

池上月凉秋似洗,城头漏转夜如年。

枳林不动风初定,草叶低垂露正圆。

移席偶临流水坐,钩帘还对落星眠。

几时吹笛芙蓉底,更向龙湾棹酒船。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