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无数不知名,映竹临流若有情。
扫尽残红春去后,乱山深处眼增明。
野花无数不知名,映竹临流若有情。
扫尽残红春去后,乱山深处眼增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过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首句“野花无数不知名”,以“无数”和“不知名”展现了一片繁花似锦却无人知晓的美丽景象,充满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接着,“映竹临流若有情”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野花赋予情感,它们似乎在竹林旁、流水边含情脉脉,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扫尽残红春去后”,随着春天的离去,花朵凋零,但诗人的视角并未因此而黯淡,而是转向了“乱山深处眼增明”。这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时内心的平静与豁达。在群山深处,尽管春色已逝,但新的生机正在孕育,诗人的眼中看到了更加明亮的世界,寓意着生命不息,希望常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变迁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哲学思考。
榴子红如绣。正绮席、吴盐下豉,金盘雪藕。
七载南徐挥羽扇,肘后黄金似斗。
北固外、晴江夜走。
留取臂间长命缕,算节过、五日刚踰九。
重为我,先生寿。迁官况在悬弧后。
看他日、郡庭一望,匡庐湓口。
今古量才惟一石,公也文章不朽。
讵更叹、一麾出守。
还拟枞阳城下过,献新词、再进当筵酒。
公倘许,狂生否。
以磊落才,而注虫鱼,犹然讥之。
况须如猬磔,缩居幕下,兴同骥渴,屈作经师。
车厩三间,兔园半册,求我童蒙稏角儿。
真奇事,似贩茶商妇,出塞文姬。墨应盾鼻能为。
乃夏楚终朝手自持。
更灌婴城下,三年烽火,彭郎山后,一片旌旗。
月黑灯青,樽空梦破,想见书堂兀坐时。
归来鬓,惹小蛮忙问,雪到如斯。
此日佳哉,众宾乐甚,为镇西舞。
阆苑凉生,玉堂碧浸,潇洒原无暑。
词臣赐浣,郎君掇桂,幼者还如卫虎。
算从来、袁杨王谢,卿家古今谁伍。
百年才半,万般休论,暂狎沧洲鸥鹭。
荷渐成裳,篁将著粉,月又窥银浦。
楸枰茗碗,笛床书幌,棐几閒摹欧褚。
年年到、紫兰开候,满斟绿醑。
檐溜才停,街泥乍涴,花梢日影摇午。
陌头霁景增妍,水边烟光添妩。
茜衫笑检,忆春在、谢桥深处。
正沿堤、叫燕吟莺,吹满一天风絮。
篱杏糁、如尘鬓缕。溪柳罨、带烟朱户。
画完江左亭台,酿成花朝节序。
为欢并日,况渐逼、韶光百五。
约钿车、来日重游,又听小楼宵雨。
万户烧红,千门照茜,春灯零乱如许。
莲钗綵燕还摇,兰街火蛾才吐。
常时此际,只做弄、满楼丝雨。
喜打头、新岁冰轮,将到十分圆处。
影对著、翠奁私语。袖搯著、玉纤暗数。
今宵且叠衫痕,后日定飘裙缕。
经年盼望,容易近、凤城三五。
嘱孟婆、雾鬓风鬟,莫把夜情吹去。
琼窝粉窖,尽六花一夜,天公儿戏。
炉火微红官烛冷,那不寸心如碎。
北渚田荒,西畴租少,枉说丰年瑞。
停杯大笑,伯符志业难遂。
遥忆故苑风光,钓徒词客,多少颠狂意。
好个双溪真画本,小阁于中位置。
万玉编蓑,千银缀网,渐理探梅事。
曲阿道上,定怜风雪归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