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奔流一峡开,君王岁岁御龙来。
人间尘土常相隔,天上星辰到此回。
草木四时承午日,风云半夜束春雷。
自惭曾奏《长门赋》,跋马傍徨念暴鳃。
万壑奔流一峡开,君王岁岁御龙来。
人间尘土常相隔,天上星辰到此回。
草木四时承午日,风云半夜束春雷。
自惭曾奏《长门赋》,跋马傍徨念暴鳃。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龙门》诗,描绘了龙门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沉的历史底蕴。首句“万壑奔流一峡开”,以磅礴之势展现了龙门峡谷的雄伟景象,万道溪流汇聚于狭窄的峡谷之中,形成壮观的水流景象。接着,“君王岁岁御龙来”一句,借古代帝王巡游的典故,暗喻龙门作为历史要塞的重要性,每年都有君王驾临,象征着权力与尊贵。
“人间尘土常相隔,天上星辰到此回”两句,对比人间与天界,强调了龙门在地理与精神上的独特地位。人间的尘世与天界的星辰仿佛被隔绝,但在龙门这里,两者似乎交汇融合,寓意着超越世俗的神圣与神秘。
“草木四时承午日,风云半夜束春雷”描绘了龙门四季更替的自然风光,草木在阳光下生长,在风雨中坚韧,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壮美。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转。
最后,“自惭曾奏《长门赋》,跋马傍徨念暴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感慨与反思。《长门赋》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所作,借以表达对失宠妃子的同情和对爱情的渴望。诗人在这里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遭遇不公,如同马匹在暴风雨中彷徨,内心充满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刻的人文思考相结合,展现了龙门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向吴天万里、一叶归舟。
岁月尽悠悠。
有清歌一曲,醉中自笑,酒醒还愁。
几度春莺啭午,塞雁横秋。
渔笛蓑衣底,依旧勾收。
多谢飞来双鹤,□水边林下,伴我遨游。
笑老莱晨昏,色笑为亲留。
有向来、素琴三尺,枕一编、周易在床头。
君知否,家山梦寐,浑胜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