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
青天一明月,孤唱谁与和?
盘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
青天一明月,孤唱谁与和?
这首诗《梁父吟扇头》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通过“盘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这两句,诗人以盘腿而坐的姿态,象征着深沉的思考与内心的坚定。块石的意象则寓意着稳固与坚韧,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坚强不屈。接下来,“青天一明月,孤唱谁与和?”描绘了诗人如同明月般高洁独立的形象,同时表达了在广阔天地中,虽有高远的理想与追求,却似乎无人能共鸣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沧桑、内心世界的深刻独白,既有对理想与信念的坚持,也流露出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元好问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诗篇虽小技,其源本经史。
必也万卷储,始足供驱使。
别材非关学,严叟不晓事。
顾令空疏人,著录多弟子。
开口效杨陆,唐音总不齿。
吾观赵宋来,诸家匪一体。
东都导其源,南渡逸其轨。
纷纷流派别,往往近粗鄙。
群公皆贤豪,岂尽昧厥旨。
良由陈言众,蹈袭乃深耻。
云何今也愚,惟践形迹似。
譬诸艻蔗甘,舍浆啖渣滓。
斯言勿用笑,庶无乖义始。
杀虎防咥人,芟蔓莫留根。
留根终遗患,伤心不可论。
竹源数百家,今余几人存。
竹外有源泉,血流泉水浑。
群盗故比邻,姻娅如弟昆。
反戈相啖食,收骨无儿孙。
茕茕数寡妇,零落依空村。
凶年嗟半菽,撮土招游魂。
人亡亩税在,泪罢还声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