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非有象,一元气浑沦。
阴阳至精数,义由道士伸。
列图自下上,三五理具陈。
番番希夷叟,以此勒贞珉。
元公一丁倒,遂为席上珍。
后来费朱陆,往复辞纷纶。
仲尼不可作,谁与别伪真。
太极非有象,一元气浑沦。
阴阳至精数,义由道士伸。
列图自下上,三五理具陈。
番番希夷叟,以此勒贞珉。
元公一丁倒,遂为席上珍。
后来费朱陆,往复辞纷纶。
仲尼不可作,谁与别伪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的《斋中读书(其二)》,内容主要探讨了宇宙生成和道家哲学中的太极、阴阳等概念。诗中提到太极无形无象,是一元初始的混沌状态,阴阳作为对立统一的精微力量,其理论源于道教。诗人通过排列的图示阐述了从下而上的秩序,以及三五之道的基本原理。诗人还将这一思想视为古代哲人希夷叟的重要贡献,并指出元公(可能指道教人物)对此有所阐述,使之成为珍贵的思想遗产。
然而,后世如朱熹和陆九渊等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观点交错复杂,试图分辨真理与伪说。诗人感叹孔子时代已难以找到能辨别这些深奥哲理的人。整首诗寓含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和对后世学术争鸣的感慨。
城郭朝阳散积阴,郊原注目日青深。
年衰鸥鹭如今是,梦断邯郸何处寻。
语鹊飞乌春稍稍,重帘深院晚沉沉。
不辞杖屦冲泥雪,未有琼琚报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