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风第一枝.试灯夕同云臣京少赋》
《东风第一枝.试灯夕同云臣京少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东风第一枝

万户烧红,千门照茜,春灯零乱如许。

莲钗綵燕还摇,兰街火蛾才吐。

常时此际,只做弄、满楼丝雨。

喜打头、新岁冰轮,将到十分圆处。

影对著、翠奁私语。袖搯著、玉纤暗数。

今宵且叠衫痕,后日定飘裙缕。

经年盼望,容易近、凤城三五。

嘱孟婆、雾鬓风鬟,莫把夜情吹去。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温馨。词人以“东风第一枝”为题,巧妙地将元宵节的灯火比作春天的第一枝花,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开篇“万户烧红,千门照茜”,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灯火通明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点亮,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春灯零乱如许”则点出了元宵节灯火的繁复与美丽,如同春天的花朵般绚烂多彩。

接下来,“莲钗綵燕还摇,兰街火蛾才吐”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灯火比作舞动的彩燕和吐出的火蛾,形象地描绘了灯火在夜空中摇曳生姿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趣味性。

“常时此际,只做弄、满楼丝雨”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元宵节之夜不同于平时的特殊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柔的细雨笼罩,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喜打头、新岁冰轮,将到十分圆处”表达了人们对新年圆满的期待与喜悦,冰轮指的是月亮,此处暗示着元宵节之夜月亮将是最圆满的时候,预示着新的一年也将是充满希望和圆满的一年。

“影对著、翠奁私语。袖搯著、玉纤暗数”描绘了女子们在灯火下轻声细语、数着灯笼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温馨的气氛。

“今宵且叠衫痕,后日定飘裙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即使是在短暂的元宵之夜,也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经年盼望,容易近、凤城三五”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渴望,即使是一年中难得的相聚,也让人感到无比珍贵。

最后,“嘱孟婆、雾鬓风鬟,莫把夜情吹去”一句,以传说中的孟婆为喻,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不要让美好的情感随风而去,表达了词人对元宵节之夜美好情感的珍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元宵节之夜灯火、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温馨与浪漫,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荐福观何卿壁间诗对之怅然次前韵

金华老子定臞仙,翰墨文章遍两川。

遗迹已惊风落木,高名依旧日行天。

人间易得朱颜老,寺壁空悬玉唾鲜。

欲继三贤歌薤露,严诗杜集傥同编。

(0)

用韵简天童应庵

敬亭松竹古丛林,二老风流旧赏音。

楼阁长开太平象,钟鱼能洗祖师心。

别来黄鹄还千里,盟在白鸥当再寻。

却忆西堂大言客,只今高坐海云深。

(0)

训蒙绝句.吾知勉夫

常怀四体昊天恩,自是渊冰恐惧深。

一息尚存忧未免,死而后已即斯心。

(0)

访昂山支公故址

支公肯与世相违,故结高堂在翠微。

青菜漫随流水去,黄彪时逐暮云归。

乔林挂月猿来啸,幽草生风鸟自飞。

八万妙门能测度,个中独露祖师机。

(0)

用前韵答林史君

十年剧倾驰,此日际风度。

胡然龚黄最,未接夔龙步。

诗成肯遽休,客醉那得去。

却恐驿书来,湖山适成趣。

(0)

挽汪端明三首·其三

先友当年盛,斯文元祐徒。

艰虞共流落,存没半呜呼。

顾我真无赖,逢公幸不孤。

祇今还一恸,即此是穷涂。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