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汪端明三首·其三》
《挽汪端明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先友当年盛,斯文元祐徒。

艰虞共流落,存没半呜呼。

顾我真无赖,逢公幸不孤。

祇今还一恸,即此是穷涂。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为悼念友人汪端明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先友当年盛”,开篇即点出汪端明生前的辉煌成就,暗示两人深厚的友谊。接着,“斯文元祐徒”一句,既是对汪端明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在元祐年间学术活动的追忆。

“艰虞共流落,存没半呜呼”两句,描绘了两人共同经历的艰难岁月和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哀悼。其中,“存没半呜呼”一句,以半语表达对逝者生前与身后境遇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复杂。

“顾我真无赖,逢公幸不孤”两句,转而抒发了诗人自己在失去挚友后的孤独感。通过“无赖”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助与失落,同时也表达了对汪端明的感激之情,感谢他在自己孤独时给予的陪伴与支持。

最后,“祇今还一恸,即此是穷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其中,“一恸”不仅指出了诗人内心的痛楚,也暗示了对逝者离去的无法挽回。“穷涂”则形象地描绘了当前生活的困境与绝望,体现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共度艰难时刻的回忆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深刻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日日诗三首·其一

日日貔貅拥六街,东南阴气半为霾。

红尘扑岸飞阴火,白浪横滩泻积骸。

燕恋众雏盘旧垒,蜂怜残蜜守空厓。

野人不问兴亡事,只觉秋光到处佳。

(0)

赭山访沈天士

敝缊过城市,谁能识汝贤。

今人薄古道,我辈但相怜。

傲骨难谐俗,奇穷敢怨天。

何如天上月,缺久又重圆。

(0)

春晴郊行适逢陆生见过

村边行乐在晴新,款款藤枝得得春。

几处花心红抱蝶,隔山泉眼白看人。

身闲欲狎渔樵侣,地僻还惊车马尘。

狂喜相呼过路讶,焉知皮陆旧交亲。

(0)

怀王园长先生

先生抱至道,履险如不闻。

一诚孚豚鱼,乃复格兽群。

当时失重渊,智者为纷纭。

余观造物宰,冥漠断有分。

羑里厄圣贤,入火固不焚。

目断西飞鸟,无由寄海云。

(0)

寄二弟以任

一年老父不曾葬,魂魄荒凉恐易惊。

看雨省风全仗弟,逐萍依荇愧为兄。

白鹅未换留先泽,黄绢将残续旧成。

共有七儿在家懒,步趋须汝引他行。

(0)

登南昌城南楼

城上高楼面翠微,楚云南望正依依。

湖开绛树千重出,鸟隔青天一寸飞。

浦暖人家收腊酒,阁寒高客恋寒衣。

悠悠征事那堪问,斜倚夕阳闻雁归。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