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瞰潇湘画不成,波澜入海是通津。
风吹枕席清无梦,烟覆江城晓变春。
柳色几回轻别首,梅花偏见远征人。
谁能不逐红尘去,到处分明认得身。
馆瞰潇湘画不成,波澜入海是通津。
风吹枕席清无梦,烟覆江城晓变春。
柳色几回轻别首,梅花偏见远征人。
谁能不逐红尘去,到处分明认得身。
这首诗名为《湘中馆》,作者为宋代诗人胡宏。诗中描绘了湘江边馆舍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所感所想。首句“馆瞰潇湘画不成”,形象地写出湘江景色的壮丽,仿佛是画师也无法完美捕捉的画卷。次句“波澜入海是通津”,进一步强调湘江的浩渺与重要,它是连接内陆与海洋的交通要道。
第三句“风吹枕席清无梦”,通过风的吹拂和寂静的夜晚,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没有纷扰的梦境打扰。第四句“烟覆江城晓变春”,清晨的烟雾笼罩着江城,暗示着新的一天带来新的生机,春天的气息悄然降临。
第五、六句“柳色几回轻别首,梅花偏见远征人”,以柳色和梅花的交替寓意时光流转,而诗人对离别的敏感,反映出他对远方征人的牵挂。最后一句“谁能不逐红尘去,到处分明认得身”,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世事的感慨,认为人们都在红尘中追逐,但无论何处,都能认清自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古今犹异俗,邹鲁尚多儒。
簿领三年责,云霄一武趋。
数过忘潦倒,惜别更斯须。
说与晁夫子,今年锥也无。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
难老堂中一樽酒,不教霜雪上髭须。
樊侯种梓用莫竭,丈人向来亦种德。
挽回万事入绳床,花竹相看有佳色。
人生知足一饱多,当时恨我弃渔蓑。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