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交何幸尽名流,又上元龙百尺楼。
事业已成蕉覆鹿,遭逢真类火驱牛。
乌啼月黑孤城晚,雁冷霜寒古寺秋。
相对一灯消永夜,摇摇双影亦朋俦。
接交何幸尽名流,又上元龙百尺楼。
事业已成蕉覆鹿,遭逢真类火驱牛。
乌啼月黑孤城晚,雁冷霜寒古寺秋。
相对一灯消永夜,摇摇双影亦朋俦。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旅途中偶然拜访好友王子丹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接交何幸尽名流”,表达了诗人对与诸多名士相交的幸运之情。接着,“又上元龙百尺楼”一句,以典故元龙楼,暗示此次相聚之地的高雅与不凡。
“事业已成蕉覆鹿,遭逢真类火驱牛。”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事业的成功与人生的际遇。其中“蕉覆鹿”可能暗指事业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而“火驱牛”则可能象征着在困难与挑战中奋力前行,如同烈火驱赶牛群,勇往直前。
“乌啼月黑孤城晚,雁冷霜寒古寺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图景,乌鸦在月色昏暗的夜晚啼叫,大雁在寒冷的霜气中南飞,古寺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寂寥。这样的景象不仅渲染了氛围,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最后,“相对一灯消永夜,摇摇双影亦朋俦。”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共处一室,面对长夜,彼此相依为伴的情景。一盏孤灯下,两人的身影摇曳,仿佛成为了最亲密的朋友。这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积雪天欲晴,山深雾犹拥。
大包谁缔结,架壑一何耸。
崖倾石路仄,峡束惊波涌。
垂堂尚何言,颠坠虞接踵。
经过固已殆,却顾神屡悚。
前山净如洗,浩浩云根动。
崖花作蜜香,山童似猴拱。
旧乡迷远近,所历但如梦。
穷通久已忘,况此发种种。
犹欣故人近,宽我惧将恐。
语乱眉定颦,道旧腹应捧。
灯前侍儿出,花外寒烟重。
羁怀醉里宽,离念风前恫。
游宦愧吹竽,剧谈犹贾勇。
观君富声华,顾我成阘茸。
行台定匪赊,失喜欲距踊。
作客岁月久,新春生白须。
淹留竟何为,闭户犹翻书。
今朝天气佳,逍遥步城隅。
初旭野尚晦,青草含露濡。
好风如有期,微漪满平湖。
白日照原野,青山开画图。
晴林峰外稠,坏塔烟中孤。
山坳见修竹,游步得僧居。
地偏兰茝芳,气暖夭桃舒。
何年深宫姬,藁葬依浮图。
一往随化迁,岂复平阳车。
顾之三叹息,不饮定何如。
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
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
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蘋末挹雄风。
中原十载人将尽,相见休嗟似转蓬。
炎精光复论元功,事业伊周信比踪。
许国一心明贯日,存孤高节凛经冬。
甲区地势罗千雉,奎画天门跳六龙。
自古至诚参化育,济时行道本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