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营内,驴马作人言。
听取语言为定准,更看马后杀军年,方始报仇冤。
城营内,驴马作人言。
听取语言为定准,更看马后杀军年,方始报仇冤。
这首诗《兵要望江南(其五)占兽第二十》由唐代诗人易静所作,通过描绘战场上的场景和动物的异常行为,暗示战争的残酷与不祥预兆。
首句“城营内,驴马作人言”,开篇即以非同寻常的景象吸引读者,城池之内,牲畜仿佛有了人语,这种反常现象预示着不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接着,“听取语言为定准”一句,强调了倾听这些异常声音的重要性,它们可能是预示未来事件的关键线索。
“更看马后杀军年,方始报仇冤。”这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战后的某一年,将会有报复性的行动,那些在战争中受害的人们将寻求正义。这里的“马后杀军年”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时间节点,或者是对战争中无辜者死亡的一种隐喻性描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以及人们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它不仅是一首对战争的反思之作,也蕴含了对人性、命运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洞察。
长风吹云云似墨,例海倾河来顷刻。
父老欣欣拜令君,令君说是天公力。
佐曹未离神庙里,祈祷灵通乃如此。
但讶炉烟起作云,那知心液蒸成雨。
高田梯级流天浆,穷原广壑如陂塘。
明日入山取竹木,早称好日添囷仓。
百姓莫忘得雨喜,日祝令君寿千岁。
令君常持祷雨心,百里生灵望更深。
君不见蔀屋年来转焦苦,胜似枯田待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