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时光春事浓,海棠花发透脂红。
若还真有仙风味,那得中间一径通。
二月时光春事浓,海棠花发透脂红。
若还真有仙风味,那得中间一径通。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春光中海棠花开的美景,以“花仙径”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二月时光春事浓”,开门见山地点明时节,二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个“浓”字,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氛围,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
接着,“海棠花发透脂红”,进一步聚焦于海棠花的盛放。海棠花以其鲜艳的红色著称,诗人用“透脂红”来形容,不仅突出了花朵颜色的鲜亮,还赋予了它一种透明感,仿佛花瓣内部蕴含着油脂般的光泽,更加生动形象。
“若还真有仙风味”,这一句则通过想象,将海棠花与仙界联系起来,暗示花朵的美丽超凡脱俗,仿佛是仙境中的精灵所创造。这种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融合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神秘感。
最后,“那得中间一径通”,以问句结束,似乎在说,这样的美景,只有通过一条特别的道路才能抵达,暗含着探索与发现的意味。这句话也引人遐想,让人不禁想要亲自去寻找这条通往花仙径的道路,体验那份独特的美丽与神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二月海棠花开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仙界风味的巧妙联想,营造出了一幅既现实又超脱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郎州太守得片石,云是停云馆主凤兮砚。
文家旧物三百年,叹息遗珍眼中见。
我闻二十七砚在当时,并宠争妍皆异姿。
曾孙眼枯元血碧,凤兮飘摇何处归。
培远堂中赖有居亭主,太症经国资赞辅。
大胜先生思想帖,出门即受钤山污。
景曜流晖嗟命贫,至今老衲写梵文。
尔复不为主人辱,太守业与榕门亲。
太守况住姑胥门,红阑旧里相比邻。
楚人失弓楚人得,世间木落定归根。
他年竹啸轩中访鸾友,落落殊翁照胥纽。
玉磬同时问故寮,尚有音尘无恙否。
抚今感昔怆我神,绝怜八十四岁之老人。
心长手软细镌刻,岂期飞下横山村。
两承已是麟鸾种,何况凡鸟为儿孙。
凤兮尔不见桉头大元璧,古篆长生祝无极。
汉皇不守未央宫,何论词宗一块石。
凤兮凤兮尔德终不衰,吾歌正不为尔一石悲横来。
《文待诏凤兮砚歌并序》【清·郑珍】郎州太守得片石,云是停云馆主凤兮砚。文家旧物三百年,叹息遗珍眼中见。我闻二十七砚在当时,并宠争妍皆异姿。曾孙眼枯元血碧,凤兮飘摇何处归。培远堂中赖有居亭主,太症经国资赞辅。大胜先生思想帖,出门即受钤山污。景曜流晖嗟命贫,至今老衲写梵文。尔复不为主人辱,太守业与榕门亲。太守况住姑胥门,红阑旧里相比邻。楚人失弓楚人得,世间木落定归根。他年竹啸轩中访鸾友,落落殊翁照胥纽。玉磬同时问故寮,尚有音尘无恙否。抚今感昔怆我神,绝怜八十四岁之老人。心长手软细镌刻,岂期飞下横山村。两承已是麟鸾种,何况凡鸟为儿孙。凤兮尔不见桉头大元璧,古篆长生祝无极。汉皇不守未央宫,何论词宗一块石。凤兮凤兮尔德终不衰,吾歌正不为尔一石悲横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GbbV148.html
嗟乎余仲,叹诗颠酒渴,化为异物。
记把一樽长忆弟,白昼吟声撼壁。
每到梅开,便啼鹃血,红了千林雪。
金台可怪,是他羁绊英杰。
今日罨画溪桥,天涯人到也,梅花重发。
只是题诗人去久,字迹也应磨灭。
故国茱萸,残年棣萼,恨事多于发。
水明楼上,窗楞界上纤月。
昨夜醉君酒,归路雪飞花。
淋衣那更裂烛,袖秃不禁遮。
妆遍琼楼万瓦,凝透绡宫千幕,冻杀冷虾蟆。
纸破苦拉杂,柱朽怕槎枒。吾笑我,寒至此,独何耶。
愁时恨不倩汝,为我唤筝琶。
忽忆哦松尊甫,今夜断桥晴雪,吟兴定然佳。
客睡几曾著,城上咽悲笳。
桂香何冉冉,不以春吹嘘。
竹枝何青青,不以寒卷舒。
所以学道者,爱惜如璠玙。
轩窗当其下,琴书与之俱。
感彼赋命偏,忘此生计疏。
修途既坎壈,短景又玄虚。
老色朝无赖,秋声夜有馀。
荆南王子灿,于世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