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
《念奴娇》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嗟乎余仲,叹诗颠酒渴,化为异物。

记把一樽长忆弟,白昼吟声撼壁。

每到梅开,便啼鹃血,红了千林雪。

金台可怪,是他羁绊英杰。

今日罨画溪桥,天涯人到也,梅花重发。

只是题诗人去久,字迹也应磨灭。

故国茱萸,残年棣萼,恨事多于发。

水明楼上,窗楞界上纤月。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嗟乎余仲”,开篇以感叹之语引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叹诗颠酒渴,化为异物”,表达了对友人因诗酒而生的狂放不羁生活的追忆与感慨,仿佛其已化身为不可捉摸的异物,隐喻着生命的无常和逝去的时光。

“记把一樽长忆弟,白昼吟声撼壁”,回忆起与友人共饮的情景,白天的吟诵之声震动墙壁,生动描绘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与艺术共鸣。

“每到梅开,便啼鹃血,红了千林雪”,每当梅花开放之时,友人如同杜鹃啼血般哀伤,映衬出梅花的红艳与冬日的雪景,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不失生机的景象,象征着友情的坚韧与生命的顽强。

“金台可怪,是他羁绊英杰”,金台,此处借指友人,表达对其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感慨,暗示了友人虽有卓越才能,却难以施展,饱受束缚与压抑。

“今日罨画溪桥,天涯人到也,梅花重发”,时间流逝,友人远行至天涯,但此刻在罨画溪桥边,梅花再次绽放,似乎预示着友人虽身在远方,但心灵的牵挂与思念并未消减。

“只是题诗人去久,字迹也应磨灭”,随着时间的推移,友人的名字或许会被遗忘,但其留下的作品与精神将永存,成为后人缅怀与敬仰的对象。

“故国茱萸,残年棣萼,恨事多于发”,表达了对故乡、亲友以及岁月流逝中遗憾之事的深深怀念,茱萸、棣萼分别象征着故乡与亲情,恨事则代表了无法弥补的遗憾与失落。

“水明楼上,窗楞界上纤月”,最后以水明楼上的月光与窗棱间的细月作为结语,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人形象的暗喻,月光如友人般温柔而遥远,寄托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美好祝愿。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友人深沉的怀念与对生命、友情、艺术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送德润南行

燕然民庶久疮痍,摩抚疮痍正此时。

暴吏猾胥谄君日,开缄三复味予诗。

(0)

西域河中十咏·其一

寂寞河中府,连甍及万家。

葡萄亲酿酒,杷榄看开花。

饱啖鸡舌肉,分餐马首瓜。

人生唯口腹,何碍过流沙。

(0)

和冲霄韵五首·其六

不见高阳旧酒徒,临风惆怅几踟蹰。

无穷真味思焦尾,有限浮生叹白驹。

德望服人输二陆,文章重世愧三苏。

散材潦倒浑无用,空作昂藏一丈夫。

(0)

过清源赠法云禅师

汾水禅师个里人,杖藜寻我过清源。

半盂红果情何厚,一盏青灯话细论。

山水景中君适意,兵戈堆里我消魂。

他年相约云深处,松竹萧萧静掩门。

(0)

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诗

雪溪词翰辉星斗,纸蠹尘蒙诗一首。

湛然挥墨试续貂,嗫嚅使人难出口。

丁年彭泽解官去,遨游三径真三友。

悠然把菊见南山,畅饮东篱醉重九。

献陵吴氏治荒园,成趣为名良可取。

养高不肯事王侯,闲卧林泉了衰朽。

今年扈从过秦川,可怜尚有萧条柳。

归计甘输吴子先,丽词已后黄华手。

知音谁听断弦琴,临风痛想纱巾酒。

嗟乎世路声利人,不知曾忆渊明否?

(0)

哀故单良能先生

南渡衣冠旧,传家具五经。

智圆车炙輠,机敏隼扬翎。

训奉邹轲母,趋随孔鲤庭。

索坟心独领,诗礼耳亲聆。

煆炼金镕冶,锋铓剑发硎。

行方交自寡,居陋辙长停。

骁勇惭雄信,编修慕士宁。

妙深杨陆奥,颖脱邵程扃。

秘密神尝授,禅玄识自灵。

嗟予新造进,讲贯旧曾听。

煦妪沾时雨,钧陶藉范型。

哲人宁久世,梁木仆深坰。

授受多贤弟,传承有宁馨。

百年馀手泽,千古想仪刑。

马鬣封寒玉,麟州陨德星。

见知当世少,我独寸心铭。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