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九首·其五》
《偈十九首·其五》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的的无来去,明明有旧新。

去年今日事,今日去年人。

脱体全收放,随流混主宾。

春光重漏泄,有口不须陈。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的《偈十九首》中的第五首。它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和深邃的哲理,探讨了时间流转、生命轮回的主题。

“的的无来去,明明有旧新。”这两句诗开篇即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更迭。这里的“的的”形容事物清晰可见,而“无来去”与“有旧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世间万物虽有更替,但本质上并无真正的生灭,体现了佛家的“空”与“缘起”思想。

“去年今日事,今日去年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概念,将过去与现在、未来巧妙地联系起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变化的必然性。通过对比去年的自己与现在的他人,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脱体全收放,随流混主宾。”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与状态。通过“脱体”与“收放”的动态描述,以及“随流”与“混主宾”的相对关系,诗人描绘了一种超越个体局限、融入宇宙整体的境界,体现了佛教中追求解脱、达到涅槃的思想。

“春光重漏泄,有口不须陈。”最后两句以自然界的春光比喻生命的活力与美好,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必过多诉说或解释,因为生命本身即是最好的表达。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倡导,鼓励人们以更加简单、直接的方式去体验和感受生命。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句子,构建了一个关于时间、生命、宇宙与个人关系的哲学思考框架,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洞察力和超凡的智慧。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赏牡丹

百朵深红叶叶承,含情五出露华凝。

盛开有限春光老,相对无言酒量增。

冷落官衙罗暂撤,清平词调客皆能。

何当一试仙人术,别染黄金细作棱。

(0)

灵岩寺

馆娃宫变作禅扉,当日吴王迹已非。

松坞尚存麋鹿在,草坡空有鹧鸪飞。

砚山夜静钟千杵,泽水秋深碧四围。

红日西沈鸦正宿,村前常见一僧归。

(0)

临潼怀古

骊山之水温且清,朝元阁上空月明。

玉环化作马嵬草,碧树萧萧猿夜声。

朝代兴亡容易变,今人不见古人面。

疏林落落挂斜晖,金井梧桐秋几片。

(0)

别李伯越二首·其二

逆境安身药,荣名贾祻媒。

君恩深雨露,吾道有薹莱。

洗耳空明洞,披襟独秀台。

桂枝深出地,何处不抡才。

(0)

金台送赖公弼之临桂

倒尽江头碧玉卮,醉来旋赋送行诗。

苏湖事业归能者,临桂生徒得好师。

吾道自知如此重,儒官谁谓果然卑。

乡情正与离情合,况值西风九月时。

(0)

将至清泉怀诸相知

朱函宝册下尧廷,千里兼程水陆经。

避节尘氛天外静,对船山色雨中青。

源泉去我馀三日,瀚海何人识二星。

尚忆昔年游赏处,一杯曾共醉林坰。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