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二十日》
《六月二十日》全文
宋 / 朱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天涯明月见秋风,错莫谁惊碧树空。

岂意楚山招隐处,尽归蜀客广骚中。

钓鱼聊尔针方直,乞米茫然帖自工。

独卧南轩听南涧,蛮花犹作杜鹃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ùyuèèrshí
sòng / zhūgāo

tiānmíngyuèjiànqiūfēngcuòshuíjīngshùkōng

chǔshānzhāoyǐnchùxīnguīshǔ广guǎngsāozhōng

diàoliáoěrzhēnfāngzhímángrántiēgōng

nánxuāntīngnánjiànmánhuāyóuzuòjuānhóng

注释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错莫:形容迷茫、困惑。
楚山:泛指南方的山。
蜀客:指来自四川的文人。
广骚:广为流传的诗歌。
针方直:比喻鱼线笔直。
帖:此处指书信或文章。
南涧:南边的山涧。
蛮花:指异域或非中原地区的花。
杜鹃红:杜鹃鸟的红色羽毛,象征哀愁或思乡之情。
翻译
在遥远的地方看见了明亮的月亮和秋风,让人心生迷茫,不知何处是归宿。
没想到在这原本是楚地隐士招隐的地方,却能读到蜀地文人写进广为流传的诗篇。
闲来垂钓,只因鱼线笔直如针,心中却满是迷茫,求米无门,只能寄托于文字的工巧。
独自躺在南窗下,倾听南边山涧的流水声,异域的花儿依然绽放,犹如杜鹃鸟的鲜艳红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中明月下的寂静景象,碧绿的树林空寂而又神秘。诗人表达了一种隐逸之情,希望在楚山找到安身之所,却发现许多蜀地的客人也涌向那里寻找广阔的空间。

钓鱼和乞米的意象显示了生活的艰辛,但即便如此,仍有着自得其乐的意味。独卧南轩聆听南涧之声,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而最后一句“蛮花犹作杜鹃红”则是对远方美景的留恋,尽管身处偏远,但仍能感受到那里的花朵依旧鲜艳如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朱槔
朝代:宋

徽州婺源人,字逢年。朱松弟。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工诗。有《玉澜集》。
猜你喜欢

辽事杂诗

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敌骑来。

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

(0)

缑山月.雨夕

急雨响岩阿。阴云暗薜萝。山中春去更寒多。

纵紫门不闭,花满径,苍苔润,少人过。

兰舟曾记兰汀宿,牵恨是烟波。而今林下和樵歌。

看风风雨雨,滋造物,时时变,总心和。

(0)

水调歌头

三元秘秋水,秋水一何多。

江流滚滚无尽,淮汉人包罗。

遥想灵官神府,坐阅潮头风怒,万里瞰沧波。

浩荡没鸥鹭,喷薄出蛟鼍。马当山,牛渚渡,几人过。

金鳌下瞰京口,舟楫避盘涡。

始信林生祷雨,一濯黄泥尽许,无柰旱苗河。

我欲洗兵马,谁解挽天河。

(0)

水调歌头.上南京留守

圣世贤公子,符节镇名邦。

褰帷一见丰表,无语已心降。

永日风流高会,佳夕文字清欢,香雾湿兰釭。

四座皆豪逸,一饮百空缸。指呼閒,谈笑里,镇淮江。

平安千里烽燧,卧听报云窗。

高帝无忧西顾,姬公累接东征,勋业世无双。

行捧紫泥诏,归拥碧油幢。

(0)

十报恩.勉门人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

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

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

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岑。

(0)

殿上侍立寒甚

小雪以来霜气清,今朝寒色倍严凝。

榻前侍立无遮障,吹得半身真是冰。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