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辽事杂诗》
《辽事杂诗》全文
明 / 陈子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敌骑来。

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áoshìshī
míng / chénlóng

lóngxióngsāitiānkāishízǎisānfénglái

jiǎoshēngyáoyuèhuízhōngfēngdònglóutái

língyuánbáiniánniánmǎnchéngguōqīnglínāi

gòngdàoānwēirènzūnjīnshuíshìchūqúncái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子龙的《辽事杂诗》描绘了卢龙关雄伟的边塞景象以及战争的频繁与悲凉。首句“卢龙雄塞倚天开”展现了卢龙关的险峻和气势,仿佛直插云霄。接下来的“十载三逢敌骑来”揭示了战事的频繁,十年间就有三次遭遇敌军侵袭。

“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两句通过角声震撼天地和烽火连天的场景,渲染了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日月为之动摇,烽烟映照楼台,画面生动而壮烈。诗人接着以“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磷夜夜哀”描绘战后的凄凉,陵园上空常年笼罩着白露,夜晚城郭间磷火闪烁,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无尽哀伤。

最后两句“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当前缺乏杰出领导者的感慨。诗人呼唤能够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但又深感时艰,无人能担此重任。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的壮丽景色,又有战争的残酷现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体现了陈子龙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作者介绍
陈子龙

陈子龙
朝代:明   字:卧子   号:大樽   籍贯: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生辰:1608—1647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
猜你喜欢

安德道中杏花盛开感而赋此

一从羁客落天涯,两见青春管物华。

黄鸟相呼如唤友,杏花虽好不为家。

平川渺渺际烟树,远戍悠悠隐暮笳。

惟有萝峰旧时月,傍人深夜印晴沙。

(0)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

回首廿年前,赤子未泣隅。

此时乃何时,埃霾翳前途。

饿累扶出疆,是为谁所驱。

北燕南适楚,触目悲有馀。

玉食策肥驷,俯仰惭诸居。

(0)

宫词答孙南城

从新梳洗插宫花,欲伴君王作紫霞。

银烛夜深人不语,几回飞梦到官家。

(0)

八月大水有感·其一

旱苗半稿半含胎,鸿洞无端更作灾。

高下原畴推荡尽,山魈又合夜叉来。

(0)

登第后寄家书

南极坤垠是故乡,故乡翘望正茫茫。

年年秋近归鸿急,一见归鸿一断肠。

(0)

王母瑶池图为宁波李纪题

雪点头颅云作衣,每凭青鸟下瑶池。

石城金室春何限,都入萱堂献寿卮。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