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响岩阿。阴云暗薜萝。山中春去更寒多。
纵紫门不闭,花满径,苍苔润,少人过。
兰舟曾记兰汀宿,牵恨是烟波。而今林下和樵歌。
看风风雨雨,滋造物,时时变,总心和。
急雨响岩阿。阴云暗薜萝。山中春去更寒多。
纵紫门不闭,花满径,苍苔润,少人过。
兰舟曾记兰汀宿,牵恨是烟波。而今林下和樵歌。
看风风雨雨,滋造物,时时变,总心和。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梁寅的《缑山月·雨夕》描绘了一幅山中雨夜的画面。"急雨响岩阿",以急促的雨声烘托出山间环境的寂静,雨滴敲击岩石,声音清晰可闻。"阴云暗薜萝",进一步渲染了阴沉的天气,连攀附在藤蔓上的薜荔都显得昏暗不明。
"山中春去更寒多",暗示春天已逝,山中的凉意更甚,即使紫门(宫门)虽未关闭,但花儿盛开,小径上青苔湿润,却少有人迹,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清冷的气息。
接下来的"兰舟曾记兰汀宿,牵恨是烟波",诗人回忆起往昔在水边的兰舟夜宿,那份情感如同烟波般缠绵悱恻,如今身处山林,只能听到樵夫的歌声,心境似乎变得淡然。
最后,"看风风雨雨,滋造物,时时变,总心和",诗人感慨自然界的变幻无常,风雨不断,但内心却能保持平静,对大自然的变化抱持着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雨夜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