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气对尾闾关,夹脊河车透顶门。
一颗水晶入炉内,赤龙含汞上泥丸。
子时气对尾闾关,夹脊河车透顶门。
一颗水晶入炉内,赤龙含汞上泥丸。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是道家炼丹术的精妙描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旨在传达炼丹过程中微妙而深奥的体验。
“子时气对尾闾关”,子时指的是夜晚的特定时刻,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适合进行内丹修炼。尾闾关则是人体任督二脉的交汇点,象征着生命能量的源泉。这一句描绘了在特定时刻,通过调息引导能量从尾闾关开始上升的过程。
“夹脊河车透顶门”,河车在这里指代的是人体内的能量运行路线,即任督二脉。夹脊是指脊椎两侧,这里是能量流动的重要通道。透顶门则意味着能量顺利通过头顶,达到脑部,象征着精神与物质的融合。
“一颗水晶入炉内”,这里的“水晶”可以理解为纯净的意识或精微的能量,它被比喻为进入炼丹炉内,象征着内在精神与外界物质的结合,开始转化与升华的过程。
“赤龙含汞上泥丸”,赤龙代表火元素,象征着内在的热情与活力;汞在这里是象征性的元素,代表变化与转化。泥丸则是道家术语,指大脑或头部的中心,这里表示能量在经过一系列转化后,最终汇聚于大脑,实现精神层面的提升与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道家内丹修炼的核心过程——从调息引气、能量运行到最终精神升华,体现了道家追求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哲学理念。
东风又入江南岸,年年汉宫春早。
宝屑无痕,生香有韵,消得何郎花恼。孤山梦绕。
记路隔金沙,那回曾到。
夜月相思,翠尊谁共饮清醥。
天寒空念赠远,水边凭为问,春得多少。
竹外凝情,墙阴照影,谁见嫣然一笑。吟香未了。
怕玉管西楼,一声霜晓。花自多情,看花人自老。
阿瞒瓜分姿,见之垂髫中。
此心既弗乂,此道安可洪。
汉祚既坠地,馀子方困穷。
仁义傥自唱,历数岂不同。
挟令及宫阃,杀士延奴童。
至今吊古徒,哀痛殊未终。
实以己偪仄,遂令彼长雄。
画图出后世,略见经营工。
想其鼎峙势,亦天诱其衷。
此章弗徒歌,聊以裨国风。
去载湖山春雨霏,阿参专为板舆归。
相迎定约鱼供馔,入吊那知鹤对飞。
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
送□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
杨卢万人杰,见我眼俱青。
锦官城里胜概,在在款经行。
笔底烟云飞走,胸次乾坤吐纳,议论总纵横。
觉我形秽处,相并玉壶清。二使者,弦样直,水般平。
岷峨洗净凄怆,威与惠相并。
闻道东来有诏,却恐西留无计,顿使雪山轻。
滚滚蜀江水,不尽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