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瓜分姿,见之垂髫中。
此心既弗乂,此道安可洪。
汉祚既坠地,馀子方困穷。
仁义傥自唱,历数岂不同。
挟令及宫阃,杀士延奴童。
至今吊古徒,哀痛殊未终。
实以己偪仄,遂令彼长雄。
画图出后世,略见经营工。
想其鼎峙势,亦天诱其衷。
此章弗徒歌,聊以裨国风。
阿瞒瓜分姿,见之垂髫中。
此心既弗乂,此道安可洪。
汉祚既坠地,馀子方困穷。
仁义傥自唱,历数岂不同。
挟令及宫阃,杀士延奴童。
至今吊古徒,哀痛殊未终。
实以己偪仄,遂令彼长雄。
画图出后世,略见经营工。
想其鼎峙势,亦天诱其衷。
此章弗徒歌,聊以裨国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对曹武帝曹操的《割烹图》所作的题咏。诗人通过描绘曹操少年时的权谋之心,暗示了他的后来崛起和政权的建立。他批评了曹操在乱世中的手段,如杀戮士人和任用奴仆,认为这些行为并非仁义之道,导致了汉朝的衰落。然而,他也承认曹操的才能和天命所归,使得他在历史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诗中提到的"画图出后世",指的是后人通过艺术作品来展现曹操的形象,虽然画面可能略显权谋之工,但从中可以看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时代的动荡。诗人最后表示,他并非单纯为了歌颂或贬低,而是借题发挥,希望这首诗能为国家的文学传统增添一份深刻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的深度剖析,既有对曹操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对道德与权力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