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德负长才,全牛不足剸。
才为百里宰,骥足殊未展。
齿发方盛彊,趣尚已高远。
结庵睋二室,志欲巢绝巘。
贤人心如云,无迹有舒卷。
不须惊俗目,卓荦乃求显。
既知吏可隐,何必遗轩冕。
懋德负长才,全牛不足剸。
才为百里宰,骥足殊未展。
齿发方盛彊,趣尚已高远。
结庵睋二室,志欲巢绝巘。
贤人心如云,无迹有舒卷。
不须惊俗目,卓荦乃求显。
既知吏可隐,何必遗轩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司马光对于官场的态度和个人志向。"懋德负长才,全牛不足剸"表明诗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才为百里宰,骥足殊未展"则是说尽管担任了小官,但才能却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
接下来的"齿发方盛彊,趣尚已高远"表达了诗人年轻有为,但志向却很远大。"结庵睋二室,志欲巢绝巘"显示出诗人想要隐居山林,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贤人心如云,无迹有舒卷"则是形容贤者的心境像云一样自由,不留痕迹,却能自在地舒展。"不须惊俗目,卓荦乃求显"意味着诗人认为无需在世人面前表现自己,只需要保持卓越便足以显示其能力。
最后的"既知吏可隐,何必遗轩冕"表达了诗人的心志,即既然知道作为一名小吏也可以隐居,那么为什么还要留恋于官场的荣耀呢?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淡然,以及对自然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光内心世界中的冲突与抉择,既有才华未被发挥的无奈,也有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