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根委馀菊,阶角拥残叶。
清言久不悒,何以慰疲苶。
朋樽涵太和,高兴雅所惬。
谁云居室远,风味自可接。
篱根委馀菊,阶角拥残叶。
清言久不悒,何以慰疲苶。
朋樽涵太和,高兴雅所惬。
谁云居室远,风味自可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田园生活图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高洁生活态度的向往。开篇“篱根委馀菊,阶角拥残叶”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出一位隐者或士人的简朴生活环境,其中“篱根”指的是围栏的根部,“委馀菊”则是菊花沿着这些地方蔓延开来,显示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长状态;“阶角拥残叶”则描写了台阶转角处积聚的落叶,这些都是秋天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孤寂之感。
接下来的“清言久不悒,何以慰疲苶”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时间的清谈不感到厌倦,并询问这样宁静安详的生活状态是如何安抚和慰藉内心的疲惫。这里的“清言”指的是高尚纯净的话语,“久不悒”则表明诗人对此类交流持久而不觉厌倦。
第三句“朋樽涵太和,高兴雅所惬”中,“朋樽”意指朋友之间的杯觞,象征着友情的交流;“涵太和”则是说这种交流充满了和谐与温馨;“高兴”意味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状态,而“雅所惬”则强调了这份情感的纯粹与美好。
最后,“谁云居室远,风味自可接”表达了一种对距离的质疑和生活情趣的追求。诗人认为,即便是远方的友人,也不影响彼此之间精神上的交流和共鸣。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心灵沟通的重视,以及他对高洁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友情和纯净生活的珍视。
两度长安游,未尝交一人。
譬彼麋鹿性,难与鸾凤亲。
麋鹿恋旧林,游子怀故里。
何事滞京华,屈指一年矣。
昨夜朔风来,飒飒惊旅怀。
登高向西望,惟见寒云飞。
云中响哀鸿,似共愁人语。
岂无稻粱谋,计拙亦何补。
冶容侮之招,丽服盗斯启。
荣瘁无定在,倚伏固其理。
良梓笑丛棘,櫹櫹不足齿。
托根向穷崖,自谓得所止。
日月留其晖,风雨被其体。
八音发和鸣,五色绚文采。
抱日而浮光,匠石见之喜。
棘乃振条吟,君言亦过矣。
泰运苟未开,栋梁安足恃。
剪之为黄肠,腐肉同一委。
一入冥冥乡,太阳不照尔。
吾长不盈尺,大亦不踰指。
天不畀以材,扶疏而魁瘣。
樵夫掉头趋,飞鸟侧翅徙。
既无子之忧,不羡子之美。
所得亦已多,何遽效尔梓。
璇室瑶窗,海天良夜,睡鸭朦胧初起。
凤脑烧残,鲛绡裹罢,别是一番滋味。
玄霜捣就,被一缕心烟萦系。
梦绕芙蓉帐内,魂消水晶宫里。
年时雀台分矣,秋风又遇湘中娣。
雾湿云鬟,泪滴莹莹青绮。
蚕蠋聚精欲化,正月明、风细冷如水。
迷迭输他,甲煎添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