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宰相;四世五尚书。
- 鉴赏
这副对联“一门三宰相;四世五尚书。”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海宁陈氏家族的显赫声望与深厚底蕴。通过对联的形式,巧妙地将家族成员的荣耀成就进行了概括,既体现了家族的辉煌历史,也蕴含了对后人的期许与激励。
“一门三宰相”意味着在同一个家庭中,出现了三位担任宰相级别的高官,这是极为罕见的荣耀,彰显了家族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宰相在中国古代政治体系中地位极高,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政务,是权力与智慧的象征。
“四世五尚书”则进一步描绘了家族的绵延不绝与人才辈出。尚书同样是朝廷中的重要职位,负责管理特定的行政事务。四世之中,五位成员担任尚书,不仅显示了家族在不同世代间的持续繁荣,更体现了其在各个时期都能涌现出杰出人才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赞美了海宁陈氏家族的辉煌成就,也传递了对家族传承与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后人寄予的厚望——希望家族能够继续繁盛,人才辈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书案上三种梅三首
人人共说梅花好,试问梅花好奈何。
到底物名嫌太甚,市区酒肆尽东坡。
送晁元默自潭还抚二首
临汝差池再,长沙邂逅初。
飘零渠念我,留滞我嗟渠。
盘礴虽云久,追随固若疏。
未知从此别,后会复何如。
送恭叔赴海门尉端叔约同过湘西酌别四首
君叹父兄别,我嗟朋友疎。
穷冬仍远道,异县复离居。
仅得追随再,何由怀抱摅。
因来湖外使,为寄海边书。
送韩建宁赴召二首
忆公典选继昌黎,是我学人行卷时。
香火奉祠虽觖望,簿书栖邑尚淹期。
长年敢有飘零恨,末路欣逢陶冶私。
自度才能不堪举,直思求地勉寒饥。
送刘得华赴汉阳教授二首
昔公去太学,士曰夺我师。
今公去皇阁,里闾极公思。
公何德于人,曰公勇于义。
使其用于时,其效何止是。
- 诗词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