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冯元通母夫人》
《悼冯元通母夫人》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去载湖山春雨霏,阿参专为板舆归。

相迎定约鱼供馔,入吊那知鹤对飞。

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

送□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

(0)
注释
湖山:风景优美的山水之地。
阿参: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指代某人的轮椅。
板舆:古代一种竹制的轻便手推车,这里指轮椅。
循懿德:遵循美好的品德。
馀辉:遗留的光辉或恩惠。
东南客:来自东南方向的客人。
高原:地势较高的地方。
翻译
在春雨绵绵中驶离湖山,阿参专程坐轮椅回家。
约定相迎时准备了鱼宴,谁料吊唁时鹤群相伴飞来。
九子始终遵循美德,全家内外都沐浴着恩泽。
送别时不愿拂逆东南方的客人,遥望高原我泪湿衣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悼冯元通母夫人》,表达了对逝者冯元通母亲的深深哀思。首句“去载湖山春雨霏”,描绘了去年春天雨润湖山的场景,暗示了挽歌的背景。次句“阿参专为板舆归”中,“阿参”是对亡者的尊称,而“板舆”则是指丧车,写出了夫人的去世和家人悲痛地迎接灵柩回家的情景。

第三句“相迎定约鱼供馔”,描述了家人按照习俗准备鱼类菜肴以供祭奠,体现了对亡者的尊重和怀念。第四句“入吊那知鹤对飞”,通过“鹤对飞”的意象,寓言了夫人的仙逝,使得整个氛围更加凄凉。

第五、六句“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赞美了逝者冯元通母亲的美德,即使去世,她的良好品行仍照耀着家人内外。最后一句“送□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表达了诗人送别亡者时的悲痛之情,望着远方,泪水涟涟,表达了深切的哀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逝者生前的回忆和对其美德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亡者的敬仰。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四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0)

凤翔八观,并叙·其八秦穆公墓

橐泉在城东,墓在城中无百步。

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识公墓。

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

乃知三子徇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

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

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

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伤。

(0)

二月一日雨寒五首·其一

南方气候北方殊,春里清寒腊里无。

雨入竹林浑不见,只来叶尾作真珠。

(0)

心经颂

蕴谛根尘空色,都无一法堪言。

颠倒之见已尽,寂静之体翛然。

(0)

江城

江城寒食近,风雨作轻寒。

花落已可惜,春衣犹怯单。

畏人成不出,已老自无欢。

沽酒金明道,回头十五年。

(0)

缘识·其二十八

朱明日盛残花卉,琼苑争游諠帝里。

宝马香车去复来,几许人心欢不已。

金明水上浮仙岛,画舸龙舟非草草。

世宁清静验如然,老者携小少随老。

匼匝烟云杨柳岸,罗绮纵横长不断。

五谷丰登顺四时,亿兆歌谣绝愁叹。

康哉阗咽芳林下,一看难酬千万价。

千平听在乐声中,比屋可封民自化。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