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藤床识懒人,脱巾山麓任吾真。
病夫已久逃方外,不受人间礼数嗔。
竹里藤床识懒人,脱巾山麓任吾真。
病夫已久逃方外,不受人间礼数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病态诗人形象,他以竹为伴,藤床为榻,脱去官服,放任自我,远离尘世的束缚与礼法的约束。诗中的“懒人”并非真正的懒惰,而是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对世俗规则的逃避。通过“病夫”这一称谓,透露出诗人可能身体不适或心灵疲惫,选择遁入山林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整首诗洋溢着超然物外的洒脱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展现出诗人独特的生命态度和哲学思考。
中扃有天游,一室四海见。
倘无空虚地,六凿互争战。
琴堂故萧爽,向也正墙面。
棘茨莽蒙蔽,鼷鼠纷旋转。
刬除资豁达,顿觉云水眩。
瞰临幽阁出,率略重营缮。
从容五六客,尚得摇歌扇。
西山隔雉楼,佛髻三两现。
渺然宜北望,深碧湛芳茜。
群峰涌翠浪,远迩相明绚。
珍禽知几种,演漾花雪片。
有时惠风来,轻皱蹙霜练。
最怜明月夜,酒渴光可咽。
主人蔼优政,不愧宓子贱。
挠之莫能浊,聊用青白燕。
心澄迹自洁,眼静照还遍。
他年腾踏去,回观等邮传。
只今檐前渌,但足注诗砚。
予方混泥涂,每愧陪高宴。
更书梁栋间,何以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