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前露满水晶盘,待得重阳借客看。
好近万年枝下种,朔风不到玉楼寒。
亭前露满水晶盘,待得重阳借客看。
好近万年枝下种,朔风不到玉楼寒。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菊的雅致场景。首句“亭前露满水晶盘”,以“水晶盘”比喻露珠,形象地展现了清晨露珠晶莹剔透的景象,营造出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待得重阳借客看”,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前后,人们在这样的节日里相聚赏菊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暗示了菊花在秋季盛开的美丽与珍贵。
“好近万年枝下种,朔风不到玉楼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菊花比作“万年枝”,寓意其生命力顽强,象征着长久不衰的美好愿望;“玉楼”则借指高雅的居所或理想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最后一句“朔风不到玉楼寒”,既是对菊花在严冬中依然保持清冷之态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追求高洁、不畏艰难的精神状态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世从有巢来,其变日以下。
高栋夸连云,琐琐何为者。
西戎闻有之,中古已甚寡。
既横木为门,复以板代瓦。
还愁雨如麻,最喜日色赭。
主人久登瀛,门外施行马。
不烦十家产,恰受两人坐。
制岂仿僧寮,材乃取市舸。
椎结碍弥明,小冠宜子夏。
名岂虚铁垆,价已踰玉斝。
每于公暇来,便觉素心写。
问谁来最多,恐莫如予也。
病居母痛在儿,儿生无母生曷为。
千方百祷总无验,精诚一点天或知。
梦非梦,觉非觉,若有神人默相告。
由来母子本一人,母如可赎宁百身。
槃水加刀刀自跃,一片红绡如玉落。
遗羹未似颍封人,宿瘕潜症如水沃。
人言孝行真难作,以礼律之无乃过。
君不见世间吴起辈纷纷,母病在床如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