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圈豕尽登场,已分沈冥似蜀庄。
吾道不须论毁誉,世情终欲辨温凉。
鹄玄未必输乌白,凫短何妨续鹤长。
归路人天凭去住,海天兜率费商量。
牧羊圈豕尽登场,已分沈冥似蜀庄。
吾道不须论毁誉,世情终欲辨温凉。
鹄玄未必输乌白,凫短何妨续鹤长。
归路人天凭去住,海天兜率费商量。
这首诗《排闷(其三)》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与超然态度。
首联“牧羊圈豕尽登场,已分沈冥似蜀庄。”以牧羊与圈豕的场景,隐喻人生的起落与沉浮,如同蜀庄般深沉而不可预知,暗示了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颔联“吾道不须论毁誉,世情终欲辨温凉。”强调了个人信念与道德追求不应受外界评价的影响,即使在纷繁复杂的世情中,也应保持内心的冷静与清醒,辨识出真正的冷暖。
颈联“鹄玄未必输乌白,凫短何妨续鹤长。”通过对比鹄(天鹅)、乌(乌鸦)、凫(野鸭)与鹤,指出事物的黑白、长短并非绝对,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存在意义,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或比较。
尾联“归路人天凭去住,海天兜率费商量。”表达了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认为无论人如何选择,最终的去向都由天定,而面对浩瀚的宇宙与无尽的时间,人类的讨论与规划显得微不足道,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界的物象为载体,探讨了人生哲学、道德观以及对宇宙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悉与对生命的超然态度。
良时幸一遘,嘉运难再逢。
流序若飞电,倏忽岁云终。
羡子瑚琏器,林麓隐高踪。
适此徵俊彦,奋起惠家邦。
观光充上宾,恩礼赫以隆。
金门拜给事,百辟肃敬恭。
回翔忽敛翼,言归沧海东。
昔若云中凤,今若南飞鸿。
出处各有道,显晦讵能同。
微官惭苟禄,仰首慕清风。
文成德亦著,节立道斯崇。
愿言秉夙志,永保贞素躬。
碌碌复碌碌,浮生如转毂。
帝宏匝地罗,人窘弥天狱。
堕地三十载,强半是颦䠞。
算喜无十星,量愁有千斛。
十五岁以前,师傅苦拘束。
朝愁日上舂,暮愁书难读。
十五岁以后,龟手事场屋。
儒中卞去头,宦网又缠足。
千眄得一官,万眄得微禄。
谁知徼五斗,妻子转枵腹。
颜色低上官,肝肠枯案牍。
举止动得过,憎恚若相触。
月不十回圆,酒无三朝熟。
来者不可知,去者不可赎。
欲留色枯槁,欲归心彳亍。
一病觉昨非,万仞遂黄鹄。
勿以径寸荣,易兹寻丈辱。
下马一言,不及暄寒。昔年毛羽,今日肺肝。
我怀如痞,君怀几许。登堂直视,无心可举。
明月浮空,清霜堕地。将军北园,金吾西第。
罗屏昼掩,金罍夜开。呼卢射覆,飞爵流杯。
吾为若舞,若为吾歌。剑去龙沉,逝将奈何。
情长刻短,炉寒火青。歌尊乱箸,谁是主人。
鹏飞九万,为鸴鸠笑。我欲携君,连翩海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