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陂二首·其一》
《东陂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东陂风雨卧黄云,塍水翻沟隔垄分。

舂玉取新知不晚,腰镰今日已纷纷。

(0)
注释
东陂:地名,可能指某个池塘边。
风雨:形容天气状况。
卧:躺卧。
黄云:泛黄的云彩,可能指尘土或雾气。
塍水:田埂上的积水。
翻沟隔垄:积水漫过田间的沟壑,将田地分开。
舂玉:古代农具,用来捣碎谷物。
新知:新收获的粮食。
不晚:还不算迟。
腰镰:手持镰刀。
纷纷:形容人多或动作纷繁。
翻译
在东陂风雨中躺卧在黄云之下,田埂上的积水漫过沟壑划分了田垄。
春耕时节使用舂玉(捣米工具)获取新粮还不算晚,今天已经有许多人手持镰刀忙碌收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风景画面。"东陂风雨卧黄云",设定了一个天气阴沉、乌云密布的场景,其中“东陂”指的是东边的小山坡,“卧黄云”则形象地表达了风雨即将来临的氛围。紧接着“塍水翻沟隔垄分”,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动荡与变化,"塍水"是指因雨水而泛滥的小溪,它与“塍”相呼应,增添了一份野趣;"翻沟"和"隔垄分"则展示了雨水对地貌的影响,沟壑纵横,山谷间被水流切割开来。

诗歌的后半部分转向人事,"舂玉取新知不晚"中“舂玉”可能暗指磨练自己的品德或学问,“取新知”则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不认为现在就应该是获得这些新知的时候。最后一句“腰镰今日已纷纷”,以"腰镰"比喻文人墨客的劳作,"今日"强调了时间紧迫,“已纷纷”则形容文章或学问如繁花般绽放,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和知识积累的热忱。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自然情怀,更通过风雨、山水之间的情感流露,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与文学创作的迫切渴望和满腔热情。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效古

流沙不胜车,弱水不载舟。

谓言行子归,无苦事远游。

寄子素丝裳,闻子衣苦单。

失今不来还,岁晚将奈寒。

(0)

哭诗六章·其三

切切复切切,泪尽琴弦绝。

愤气吐不出,内作心肝热。

朝浆渴不胜,暮潦浊不清。

何以慰我怀,安得沧海冰。

(0)

晚虹

晚虹随雨过山巅,谁插青云倒挂悬。

可惜两垂空到海,不令一直径冲天。

不堪暮霭难相蔽,尝到斜阳亦可怜。

好使渴来能剧饮,且教溪壑减清渊。

(0)

寄满子权二首·其一

窗前午枕梦忘还,门外清风昼掩关。

天下谁当千古后,床头自笑六经闲。

能将道系穷通里,安用身居进退间。

自愧公心犹有蔽,清时无日不思山。

(0)

武侯

三顾虽然志意深,出非由道此何心。

平时胸腹能多少,且与群儿梁父吟。

(0)

南歌子.李左司生日

未折江南柳,先开陇上梅。绿情红意到根荄。

昨夜春随和气、已归来。忠力扶昌运,冲和保圣胎。

阳功阴德好栽培。他日骑鲸仙路、指蓬莱。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