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声声慢五首·其二》
《声声慢五首·其二》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声声慢   押[阳]韵

鬟丝飏碧,枕印黏红,日高才起梳妆。

溜也无心,绣床贪看鸳鸯。

朝来泥人情恼,打鹦哥、休唤檀郎。

佯笑掷,怪绿云松了,谁许疏狂。

莫又教人孤月,但敲残银烛,莲漏犹长。

庭院深深,记曾画月斜廊。

可怜小家儿女,稳双栖、兰楛何妨。

抛未得,忆上头时节,玳瑁新梁。

(0)
鉴赏

这首《声声慢》是清代词人蒋敦复所作,风格细腻婉约,描绘了一位女子慵懒起床后的闺房生活情景。

词中以“鬟丝飏碧,枕印黏红”开篇,生动地勾勒出女子清晨醒来时的发丝飘逸和枕边留下的红晕,营造出一种慵懒而略带羞涩的氛围。接着,“日高才起梳妆”一句,点明时间已至,女子才缓缓起身,准备梳洗打扮,展现了一种典型的闺阁生活状态。

“溜也无心,绣床贪看鸳鸯”,女子在绣床上流连忘返,欣赏着绣品上的鸳鸯图案,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沉迷。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闲适心情,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细腻情感。

“朝来泥人情恼,打鹦哥、休唤檀郎”,女子因思念之情而感到烦恼,甚至让鹦鹉不要呼唤远方的丈夫,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此处通过鹦鹉这一意象,巧妙地将女子的情感寄托于动物身上,增加了情感表达的层次感。

“莫又教人孤月,但敲残银烛,莲漏犹长”,夜深人静之时,女子独自面对孤月,银烛残尽,莲花漏声悠长,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意境。这不仅是对夜晚寂静的描绘,更是对女子内心孤独与思念的深刻揭示。

“庭院深深,记曾画月斜廊”,回忆起往昔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庭院中的月光斜照在廊道上,这份记忆成为了女子心中永恒的温暖。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进一步强化了女子对爱情的怀念与向往。

“可怜小家儿女,稳双栖、兰楛何妨”,女子自嘲自己虽为小家之女,却渴望与爱人共同生活,即使条件简陋也不在意。这一句体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定追求,以及对平凡生活的乐观态度。

“抛未得,忆上头时节,玳瑁新梁”,尽管心中有所牵挂,但女子并未完全放下,她回忆起与爱人共筑新居的幸福时刻,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爱情与日常生活中交织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展现出女性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宴别有赠

城南回小宴,凉雨客临秋。

水白莲花净,云阴桂叶周。

此时怀故国,有日问归舟。

月色清淮夜,孤吟更倚楼。

(0)

题谢廷循山水

峰高迟出日,山气晓氤氲。

叶润林藏雾,崖分谷吐云。

客衣晴亦湿,瀑响远逾闻。

茅屋依深樾,逃虚羡隐君。

(0)

和谢武选斋居

长乐疏钟晓,龙墀细柳春。

天香飘御仗,紫袖引才人。

万乘求贤切,诸公奏疏新。

幸逢虚已日,忠谠在忘身。

(0)

阜城道中

晓渡滹沱水,旌旗夹路长。

风喧疑作雨,雾重不成霜。

仙乐随行辇,宫袍惹御香。

谫才叨扈从,谩拟赋长杨。

(0)

送友人

老去复相见,别来今几年。

穷乡君再到,多病我堪怜。

渡水山云薄,当楼海月圆。

客边愁送客,头白听啼鹃。

(0)

送堵牧游入觐

十月迎君南,千里送君北。

一岁双酒卮,随君变颜色。

谁能入长安,便无故人忆。

下有洞庭上湘江,为我留君不可得。

我在南,君在北,梦相思,见颜色。

他乡饭,君强食,歌再歌,中叹息。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